▎巴塞爾藝術展:Paris+ par Art Basel《藝+巴黎》僅九個月的準備期,超出預期的好成績完美落幕。 ▎

▎〈Paris+ par Art Basel 〉got only nine months of preparation, and it ended with an amazing result that exceeded expectations. ▎

Robert Montgomery, Love is the revolutionary energy, 2021, installation, Sites PARIS par Art Basel, Danysz Gallery, photo credit© Gogo.W

「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成功在巴黎重塑了一個真正的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 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接受Art Basel訪問表示。

Paris+ par Art Basel 巴黎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於10/23(日)圓滿結束

接續在倫敦Frieze後的展會依舊充滿無限的可能性與活力,不僅以優秀的銷售金額完封五天的硬戰。長達一週的展會活動,除了重新帶動巴黎的當代藝術氣息,通過與巴黎文化機構的藝術項目合作,同時將20多件公共藝術品設置於城市各地,邀請所有居民與遊客都可以參與這城市美學巡禮。

從展覽首日10/19(三)截至10/23(日),連續五天吸引了超過 40,000名 貴賓與公眾參與首屆Paris+ par Art Basel。展會期間,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法國文化部長—莉瑪・阿卜杜勒・馬拉克Rima Abdul Malak第一夫人—碧姬・馬克宏Brigitte Macron也花費兩個小時參與活動,仔細聆聽畫廊主們的詳細導覽,馬克宏總統更表示:「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成功在巴黎重塑了一個真正的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我堅信本週將象徵著法國藝術界的一個真正轉折點,將巴黎藝術文化齊聚一堂,向世界舞台展示這座城市的無限可塑性與發展性。」

— Paris+ par Art Basel總監|克萊門特·德萊平 Clément Delépine

「對於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儘管準備期只有短短的九個月,從各方面來分析這場成功的展會儼然已成為一場精彩的表演。」

— Art Basel 巴塞爾全球總監|馬克・史畢格勒 Marc Spiegler

巴黎 vs 倫敦:哪一個首都能夠贏得藏家的心?

目前歐洲藝術經紀市場已經被英國退出歐盟一事,受到非常多的衝擊與損失,不管是疫情的肆虐導致低迷的收藏市場,或者是各界畫廊參與兩地的積極度與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英國脫歐對於藝術銷售事後「退稅」已變成一個值得思考取捨的問題。如今巴塞爾藝術公司取得巴黎大皇宮未來7年的營運權,剛剛旋風結束的藝術博覽會—Paris+ par Art Basel,順利奠定巴黎作為當代藝術市場的中心點,有更多的英美畫廊正在逐步規劃於巴黎市中心擴展更多空間。

根據最新的巴塞爾藝術展/瑞銀藝術市場的報告,去年英國在全球拍賣銷售中的分額從2019年18%下降至13%;反觀巴黎的銷售浮動從2021年的6%上升至9%。單就一件藝術作品的原始售價/定價,背後涵蓋的所有零碎支出(例如:稅務、運送、保險等)都隨著兩地的差異有巨大的變化,近期許多畫廊都分別在兩地開設展示空間/辦公室,以便於日後的行政事務接洽窗口。

《 Paris+ par Art Basel 》未來將重新命名!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公司,為了將各地品牌做一個區分,今年不將巴黎的全新支線依循過去在美國、香港、瑞士等地,同樣命名為「Art Basel Hong Kong/ Miami/ Basel」,而是將“巴黎”一詞置於前方,而知情人士也表示該名稱並非肯定,下一屆有極大的可能性會更名。

2022年,後疫情時代能夠很明顯的觀察到整個藝術市場正在慢慢復甦,作品價格的正向漲幅更是讓許多資深藏家與藝術家對於平面畫作、雕塑品等傳統創作媒材有了更多的信心。

接續帶大家看看今年展會幾件重點作品:

George Condo 喬治・康度
The Dream (2022)
$2,650,000
豪瑟沃斯畫廊 Hauser & Wirth

Rashid Johnson 拉希德・約翰遜
Sanctuary (2022)
$1,000,000
豪瑟沃斯畫廊 Hauser & Wirth

Joan Mitchell 瓊・米切爾
Border (1989)
$4,500,000
卓納畫廊 David Zwirner

Jean-Marie Appriou
Flores astronaut x Papaver rhoeas (2022)
€60,000
Massimo De Carlo

teamLab
Matter is Void (2022)
$200,000
佩斯畫廊 Pace Gallery

全場唯一一件NFT作品來自日本科技團隊TeamLab Matter is life 一共7個版次


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展期|2022年10月19日(三) 貴賓預展,10月20日(四)至10月23日(日)公眾展期
地點|巴黎臨時大皇宮(Grand Palais Èphémère)* 、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
購票|全票40歐,優待票27歐(以及其他更多優惠票價,詳情請至官網 https://parisplus.artbasel.com/tickets


▎首屆Paris+ par Art Basel〈藝+巴黎〉成功開出紅盤! ▎

▎The first Paris+ par Art Basel successfully opened a great starting point on the market on 19 October! ▎

© Patrick Tourneboeuf I Tendance Floue

「 每個人這幾天似乎都集中到巴黎,可以看見國際收藏家、策展人和各界名人。這些現象都與英國脫歐、巴黎正在復興相關;另一方面,畫廊主們上週在倫敦也十分活躍,現在我關注的正是倫敦與巴黎正處於很好的平衡關係,這將會是一場不錯的競賽。」

— 薩德斯・侯巴克畫廊創辦人|
塔德達・羅帕克 Thaddaeus Ropac 表示

Art Basel(巴塞爾)成功於本月19日(三)在巴黎打開全新藝博品牌的大門。

法國大皇宮自今年三月公布,大皇宮未來七年的招標案由MCH博覽會公司(Art Basel)拿下之後,各界紛紛期待這檔疫情後的大活動,緊接在剛結束的倫敦Frieze後,將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在大眾面前亮相。

19日,上午10點起,展場隨即環繞著活躍的買氣。現場可見許多國際著名的畫廊主、名人、記者媒體等,其中也可窺見幾位世界知名的藝術收藏家/藝術經紀人Maja HoffmannAlain ServaisXayier NielPatrizia Sandretto re Rebaudengo等人的身影。

「出乎意料的高出席率,極具國際化的藝術作品,能夠明顯感覺到與過去FIAC (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之間的差異」

—豪瑟沃斯畫廊合夥人|
馬克・佩約特 Marc Payot 向記者說道

豪瑟沃斯畫廊順利將三位藝術家的作品找到藏家:George Condo(喬治・康度)The Dream (2022) 兩百六十五萬美金,Rashid Johnson Sanctuary (2022) 一百萬美金,Avery Singer Free Fall (2022) 八十萬美金,總價四百四十五萬美金(約一億四千萬台幣)。

George Condo, The Dream, 2022

歐洲藝術市場買氣似乎沒有被疫情影響,繼倫敦Frieze之後Paris+ par Art Basel(藝+巴黎)延續熱度,不少畫廊持續報出佳績。David Zwirner 開首日交出總價值約一千一百萬美金 (約三億五千萬台幣)的成績單,Perrotin 售出三位藝術家作品總價約四十一萬美金(約一千三百萬台幣),Galerie Lelong & Co. 與Gagosian 也同樣在展會首日獲得不錯的成績。

全場唯一一件NFT作品來自日本科技團隊TeamLab Matter is life 一共7個個版次,由英格蘭畫廊Pace代理,每件二十萬美金(約六百四十萬台幣),雖然近期區塊鏈市場低迷,仍舊成功售出2件,藏家收藏後可以自行更改作品內文字的組合排列。

巴黎臨時大皇宮作為本屆藝博的活動展場,匯集來自30個國家共156間畫廊共襄盛舉,Paris+ par Art Basel(藝+巴黎)品牌名稱未來將有可能會再修訂,團隊希望可以藉由這一次整體的宣傳效果,分析展後成績再來做更多的更動已取得最好的品牌定位。

巴塞爾這一次在巴黎一役打得不錯,除了增加名聲並同時提升了巴黎遊戲市場的戰力,順利鞏固與倫敦Frieze競爭姐妹城市的位置!


資料參考:the art newspaper


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展期|2022年10月19日(三) 貴賓預展,10月20日(四)至10月23日(日)公眾展期
地點|巴黎臨時大皇宮(Grand Palais Èphémère)* 、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
購票|全票40歐,優待票27歐(以及其他更多優惠票價,詳情請至官網 https://parisplus.artbasel.com/tickets


▎10月帶你一探究竟,巴黎藝術全新面貌《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

▎In October, I will take you to find out the new look of Paris art “Paris + par Art Basel Art + Paris” ▎


「 首屆巴黎展會甄選的參展藝廊陣容,展現了巴塞爾藝術展致力並呈獻傑出歷史作品及當代前衛創作的悠久傳統。匯聚許多賦予當今巴黎城市活力的藝廊,涵蓋不同市場領域,期待為展會添上獨一無二的巴黎特色。」

— 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
馬克・斯皮格勒 Marc Spiegler 媒體採訪說道

首屆《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Art Basel從瑞士巴塞爾首次延伸到藝術文化重鎮法國巴黎Paris,許多藝術大佬、畫廊主、藏家、藝術愛好者,大家都十分期待本週為期4天(10月19至23日)全新藝博會概念《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本屆匯集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一共156間畫廊參與展會,61間於法國已有展示空間,95間則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可見許多世界知名長青畫廊的身影,同時也包括初次參展的畫廊空間一同參與。

「一年一度,巴黎藝術盛事大變革」

法國巴黎大皇宮每年重要的檔期:10月份 FIAC(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與11月份 Paris Photo(國際攝影博覽會)皆由博覽會組織公司FIAC(母公司RX France,隸屬英荷RELX集團) 策劃執行,並在歐洲建立亮眼成績與聲望,一直以來以「法國」當代藝術博覽會之姿與瑞士Art Basel和倫敦Frieze三足鼎立。

然而在2021年新上任的總裁克里斯・德孔(Chris Dercon)一頓操作之下,於該年底提出空間使用公開招標。並於2022年初,確定由Art Basel母公司MCH集團取得法國大皇宮未來7年的營運資格,以總價1060萬歐元(約台幣3億3千萬)拿下大皇宮展場營運機構「法國國家博物館聯盟—大皇宮」提出的招標案。11月的國際攝影博覽會仍然由FIAC公司獲得執行權。

「Paris+ par Art Basel」
與其他巴塞爾藝博會以何不同?該如何參與?

巴塞爾全球總監馬克・史畢格勒(Marc Spiegler)曾經於媒體訪問表示,2018至2019年可見藝術產業的緊縮困境,該情況因新冠疫情一路延燒至2021年中後,不少資金投注紛紛退出遊戲,靜觀整體市場動盪與其變化。然而,馬克與集團則反其道而行,在大皇宮提出招摽一案時,大動作加入標案,預計於法國巴黎建立一個嶄新的品牌《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photo credit ©Gogo W

新品牌由藝文資深工作者組織領導團隊,並由來自世界各地七位畫廊經營者與三位新生代藝術專家組成「評選委員會」:

總監:Paris Internationale巴黎國際展會的前任聯席總監—克萊門特·德萊平(Clément Delépine);常務總經理:法國佳士得副總裁—維吉妮・奧伯特(Virginie Aubert);副總監:曾擔任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副總監,畫廊主—馬克西姆・霍德金 (Maxime Hourdequin)組成。

由左至右:總監|Clément Delépine、常務總經理|Virginie Aubert、副總監|Maxime Hourdequin

有趣的是,團隊更是挖角到原本於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出任總監的珍妮佛・弗萊(Jennifer Flay)於2023年加入,擔任顧問委員會的主席一職。

珍妮佛・弗萊 Jennifer Flay, director of Fiac © Max Tetard

展會地點資訊

主展場設定於巴黎臨時大皇宮(Grand Palais Èphémère)* 以及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區分成兩個展區:「藝廊薈萃」(Galleries)匯集140間知名畫廊,作品以現代、當代藝術為主;「新藝初探」(Galleries Émergentes)由評選團隊挑出16間新晉畫廊,推出藝術家個展形式呈現,共156間藝廊參與。

本週在《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舉行在即,巴黎周邊許多藝文機構也紛紛共襄盛舉,以多樣的合作型態推出不同主題內容與展演形式的活動項目。即使沒有時間前往大皇宮觀展,亦能夠在遊走巴黎街區時,無意間參與「城藝之旅」(Sites)在巴黎著名地標附近展出25件大型雕塑及裝置作品,藝術帶入生活的展演形式以行之有年,這一次在巴黎巴塞爾團隊的規劃下,藝博會與周邊活動能夠如何進行並會帶出多少持續效應?全都是團隊與整個歐洲大陸、巴黎藝術圈,大家期待發現到的!

「我的展前感想」:

藝術市場猶如股票市場般,皆是由頂端階層操動市場動向、價格浮動。不論從平面畫作、立體雕塑、大型裝置一路延伸到多媒體產物、概念藝術、行為藝術抑或者是近期熱議的NFT市場(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等等,一切都都是為了將所謂的藝術創作的各種形式產物,以金錢價值去定義它在所謂市場流動上的價值。當我們需要在這個產業當中以職業者的身份存在時,貨幣價值的高低就會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即使在如何想要自身事外,以一種更無懼、無謂的態度來行走在這循環鍊裡,十分殘酷的事實即是「養飽自己」,金錢物質的必須,往往會將許多人看待一件美麗事物的視角變形,被扭曲過後的價值狀態很容易會被人云亦云的流言蜚語再次被重新塑形。

這邊特別為大家介紹
16位「新藝初探」
個展藝術家

Antenna Space|Yong Xiang Li

http://antenna-space.com/en/artists/liyongxiang/

Galerie Anne Barrault|Liv Schulman

https://galerieannebarrault.com/en/exposition/liv-schulman_galerie-2022/

Carlos/Ishikawa|Bendt Eyckermans

https://www.carlosishikawa.com/exhibitions/yellow-leaves/

Efremidis|Hannah Sophie Dunkelberg

https://efremidisgallery.com/exhibitions/mude-perde/#images

Heidi|Akeem Smith

https://www.heidigallery.com/p/akeem-smith-queens-street/

Instiuto de visión|Marlon de Azambuja

https://institutodevision.com/artistas/marlon-de-azambuja/

LC Queisser|Thea Gvetadze

http://www.lc-queisser.com/thea-gvetadze-iris-iberica

Marfa’ |Cline Aoun

https://marfaprojects.com/artists/caline-aoun/

Edouard Montassut|Niklas Taleb

Nicoletti|Josèfa Ntjam

https://nicoletticontemporary.com/artist/josefa-ntjam/

Parliament|Nile Noetting

https://www.parliamentgallery.com/nile-koetting-selected-works

Galeria Dawid Radziszewski|Agnieszka Polska

https://nkw.network/en/agnieszkapolska/

Sans titre|Jessy Razafimandimby

https://sanstitre.gallery/artists/jessy-razafimandimby

seventeen|Patrick Goddard

http://www.seventeengallery.com/artists/patrick-goddard/

Chris Sharp Gallery|Sophie Barber

https://www.chrissharpgallery.com/sophie-barber-_-a

Veda|Monique Mouton

https://www.spazioveda.it/artists/monique-mouton.pdf

資料參考:
https://parisplus.artbasel.com/galleries
https://artemperor.tw/focus/4701
https://artouch.com/art-market/art-fair/content-73849.html


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展期|2022年10月19日(三) 貴賓預展,10月20日(四)至10月23日(日)公眾展期
地點|巴黎臨時大皇宮(Grand Palais Èphémère)* 、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
購票|全票40歐,優待票27歐(以及其他更多優惠票價,詳情請至官網 https://parisplus.artbasel.com/tickets


▎《Olafur Eliasson : Nel tuo tempo》創造屬於你的光影、色彩、時間、空間 ▎

▎Follow with Eliasson in creating your own light and shadow, color, time, and space in Palazzo Strozzi ▎

「這座非凡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歷經數個世紀後仍然使我們敬佩,21世紀的今天,就讓我們不僅僅是作為參觀訪客,而是成為這檔展覽的聯合製作人 。」

“This extraordinary renaissance building has traveled through the centuries to great us here, now,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not as a mere host for art but as a co-producer of the exhibitions..”

— 奧拉佛・艾里亞森 Olafur Eliasson


一場展覽最需要的是觀展者的實際參與,伴隨著不同形式的反饋,以構成印象深刻的美學體驗。
What an exhibition needs most is the actual participation of the audience, along with different forms of feedback, to form an impressive aesthetic experience.


當科學遇見藝術美學,可想見是場無法被中止的對話,也無需被論證或剖析,因為它們的結合將會沿生出超乎想像的美妙產物。神秘的漩渦正緩步得透過藝術家縝密的計畫,逐一被巧妙創造出形體並實證在你的眼前。

When science meets artistic aesthetics, it is conceivable that it could become a dialogue that cannot be stopped, nor needs to be demonstrated or dissected, because their combination will produce wonderful products beyond imagination. The mysterious vortex is slowly moving through the artist’s meticulous plan, one by one, being cleverly created and verified in front of your eyes.

photo credit: Palazzo Strozzi – Copyright 2022 ©

冰島丹麥裔藝術家|奧拉佛・艾里亞森Olafur Eliasson,首次在義大利最大個展就選在佛羅倫斯當代藝術博物館-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舉辦,以雕塑和大型裝置藝術創造沈浸式體驗與空間聞名全世界,從千禧年代發跡至今在各國知名博物館皆可以看到他的展覽足跡,Netflix上熱門紀錄片《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第二季第一集更是專門介紹這位「光之魔術師」。

Icelandic Danish-born artist | Olafur Eliasson, whose largest solo exhibition in Italy for the first time was held at the Palazzo Strozzi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mporary art museums in Florence, is famous for his sculpture and large-scale installation art creation immersion experience and space, and his footprints can be seen in well-known 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since the millennium. Also, the first episode of the second season of the popular documentary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on Netflix is dedicated to this “Magician of Light”.


Just before now 2022,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Colour spectrum kaleidoscopo 2003,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跨度於光線、形狀、色彩、時間與空間之間,Olafur Eliasson試圖將自然的元素貫穿於展覽場域,重新組構現在與過去的樣貌。

Spanning between light, shape, color, time, and space, Olafur Eliasson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by weaving natural elements throughout the exhibition landscape.


Tomorrow 2022,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藉由標題「在你的時間裡」(Nel tuo tempo) 可以很直接地理解到整個展覽是以「觀眾」作為核心,建立觀眾與裝置之間的對話,促使其成為作品的一部份。打破博物館/美術館與觀眾之間的規範與界限,一直是藝術家Eliasson創作歷程中主要的研究導向之一;不再以博物館為導向,不過度解釋說明作品,為其建立一個既定的思考方向,而是聚焦於觀眾本身,打造一種身歷其境的體驗裝置,豐富觀者的所有視覺感官。

Through the title of the exhibition “In your time” (Nel tuo tempo), we could directly understand that the entire exhibition is centered on the “audience”, establishing a dialogue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installation, and promoting it to become part of the work. Breaking the norms and boundaries between museums and audiences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in artist Eliasson’s creative process; no longer museum-oriented, not overly interpreting the works, but creating a predetermined thinking direction for it. Instead, focusing on the audience itself creates an immersive experience device that enriches all the visual senses of the viewer.


走進16世紀,歷史的迴廊,映入眼簾漂浮在空中的巨大橢圓形漩渦,模擬著海浪波紋的運動型態,形似被具象化的聲波,正隨著你游移的腳步,更替著它穿越光線到達你瞳孔的樣貌。

Walking into the 16th century, the historical corridor comes into the huge oval vortex floating in the air, simulating the movement of ocean waves, resembling a figurative sound wave, which is following your wandering steps, replacing the appearance of it passing through the light to reach your pupils.

《Under the water》2022
鋼架、 印花紡織品、再生聚丙烯捆紮帶、單頻燈
steel frame, printed textile, recycled polypropylene strapping, monofrequency lights
11x8m
由藝術家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進入二樓的主要展場,以往都被包裹起來的窗戶結構,此次刻意被藝術家納入作品當中。光線穿透當時玻璃窗面,過濾窗格間細小的玻璃工藝紋路、氣泡孔洞被包覆進玻璃結構,原本無法被肉眼看見的「時間痕跡」,被套上夕陽般的顏色再次呈現文藝復興那時代下宛如貴族優雅迷幻的姿態。

Entering the main exhibition hall on the second floor, the window structure that is previously wrapped in the past, was deliberately included in the work by the artist this time. The light penetrated the glass window surface at that time, and the fine glass craft patterns between the filter panes, the bubble holes were wrapped into the glass structure, and the “traces of time” that could not be seen by the naked eye were once again covered with sunset-like colors to show the elegant and psychedelic posture of the aristocracy in the renaissance.

《Triple seeing survey》2022
投射燈,壁掛
3 spotlights, wall mounts
尺寸因地制宜 dimensions variable
由藝術家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omorrow》2022
投射燈,壁掛,投影布幕,彩色濾光玻璃
3 spotlights, wall mounts, rear-projection screen, color-filter glass
尺寸因地制宜 dimensions variable
由藝術家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Just before now》2022
投射燈,壁掛,鏡面箔,投影布幕,彩色濾光玻璃
3 spotlights, wall mounts, rear-projection screen, color-filter glass
尺寸因地制宜 dimensions variable
由藝術家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穿越過投影布幕裝置後,6、7、9、10號房間的作品是整檔展覽最能夠體現自然環境議題的裝置。

其中9號房間帶出藝術家最經典著名的作品《美》,透過水和聚光燈的元素製作出看似簡單的裝置,黑暗的房間,水絲噴霧迴盪著聚焦光線,折射進入觀眾的瞳孔喚醒了「彩虹」;就如同藝術家所說:「這完全是在兩個位置之間來回走動的問題:看見彩虹、沒看見彩虹。看到亦或者沒看到!」 沒有人可以看到同樣的彩虹形成,走進水霧中成為美的一部份。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projection screen installation, the works in rooms 6, 7, 9, and 10 are the installations that best refl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sues in the entire exhibition.

Among them, Room 9 brings out the artist’s most classic and famous work “Beauty”. Through the elements of water and spotlights, a seemingly simple installation is created. In the dark room, the water spray reverberates with the focused light, which is refracted into the pupils of the audience and awakens ” Rainbow”; as the artist puts it: “it is a matter of fluctuat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wo positions: seeing the rainbow, not seeing the rainbow, seeing and not seeing.” No one can see the same rainbow formation, walking into the mist of water and becoming part of beauty.

《Beauty》1993
聚光燈、水、噴嘴、木頭、軟管、幫浦
spotlight, water, nozzles, wood, hose, pump
尺寸因地制宜 dimensions variable
由藝術家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Triple window 1999,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Solar compression 2016,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Red window semicircle 2008,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24 glass spheres 2022,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藝術的本質本源於日常,科學與自然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許多領域中都展現出它們相輔相成的角色,同時仍存在無法解釋論證的現象。」

The essence of art originates from everyday life, and inextric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nature has shown their complementary roles in many fields, while there are still phenomena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and demonstrated.


人為的燈光裝置與各種介質:色彩、水氣、空間、鏡面,隨著室外日光的進程、周圍環境的變化影響著每個人的參與體驗,完全投入於裝置情境之中,產生視角與時間點的對話結構。

Artificial lighting installations and various media: color, water vapor, space, mirrors, with the progress of outdoor daylight, changes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ffect everyone’s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fully immersed in the installation situation, resulting in a dialogue structure between perspective and time points.


《Firefly double-polyhedron sphere experiment 》2020
不銹鋼、彩色濾光玻璃、玻璃鏡面LED燈、電機、油漆
stainless steel, collour-effect filter glass, gllass mirror LED light,motor , paint
170cm
由藝術家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Colour spectrum kaleidoscopo》2003
不銹鋼、彩色濾光玻璃、玻璃鏡面LED燈、電機、油漆
colour-effect filter glass, stainless steel
180*75*200 cm
私人收藏 Private collection

我們對於藝術創作的理解,取決於個體本身的知識含量、生活體驗之間的發酵,面對當代藝術時,大多數的觀眾都過度依賴閱讀創作簡介,作品論述說明、導覽器的存在,不可否認在概念藝術領域裡,完整地剖析理解藝術創作的動機與理念是核心;然而,觀者與作品之間的連結,觀展體驗的過程,歷經消費內省後的產物,它可以是影像、可以是口述反饋、可以是內在的經驗連結,亦或者是與同行夥伴當下的記憶畫面。

Our understanding of artistic creation depends on the knowledge content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fermentation between life experiences. When facing contemporary art, most audiences are overly relying on reading the introduction, the existence of audio-guide, it is undeniable that in the field of conceptual art, a complet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ives and ideas of artistic creation is the core; howe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iewer and the work, that process of viewing experience, is the product of introspection after consumption, which could be video, photo, could be oral feedback, it could be an internal experience connection, or it could be a memory of the moment with companions.

《Olafur Eliasson : Nel tuo tempo》展覽近20件集結歷年重要裝置與2022新作,在斯特羅齊宮基金會的大力協助之下,實踐藝術家對共享體驗與互動裝置的堅持,以不同的展覽型態構思,主要聚焦在觀眾的感官體驗,試圖跨越空間界限和物理限制,將展覽場域打造為一切元素的匯集點。

The “Olafur Eliasson : Nel tuo tempo”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nearly 20 pieces of important installations over the years and news in 2022. With the strong assistance of the Fondazione palazzo strozzi, the practice artist’s insistence on shared experience and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is displayed in different exhibition types. The concept of state-of-the-art mainly focuses on the sensory experience of the audience, trying to transcend the spatial boundaries and physical limitations, and make the exhibition area a meeting point of all elements.


Olafur Eliasson:Nel Tuo Tempo|奧拉佛・艾里亞森:在你的時間裡
展覽構思|Studio Olafur Eliasson
策劃推廣|Fondazione Palazzo Strozzi 斯特羅齊宮基金會
展期|2022年9月22日(四) 至2023年1月22日(日)
地點|Palazzo Strozzi斯特羅齊宮, Firenze
時間|週一至五10點-晚間8點,週四10點-晚間11點
購票|全票15歐,優待票12歐(以及其他更多優惠票價,詳情請至官網 https://www.palazzostrozzi.org/en/tickets-opening-hours/


▎黃金雕刻手|Fabio Viale 與義大利Arezzo市政府合作,推出雕塑個展【AURUM・黃金】全新概念:探索式城市藝術展演 ▎

▎outstanding sculptor | Fabio Viale cooperates with the Arezzo city hall to launch a solo sculpture exhibition named “AURUM” , a new exhibit concept: Exploratory Urban Show ▎

「我一直想讓 ”大理石“ 成為當代史上公認的創作材質。打破 ”先入為主“ 的成見,一直都是我作品的一個特點,是我持續創作的活力來源和熱情的所在。」

“I have always wanted “MARBLE” could become a recognized creative material in contemporary history. Breaking down “preconceived ideas” has always been a feature of my creations, and is also the source of my energy and passion for continuing to create.”

— 法比歐・維亞萊 Fabio Viale

親眼所見亦非真實,唯有近距剖析方能體悟
what you have seen might not be real, only taking a closer look could truly understand the truth.

該展由Guido d’Arezzo基金會與阿雷佐市政府聯合規劃,攜手Le Nuove Stanze文化協會合作舉辦。不將展演空間限制於密閉空間,而是將整座城市帶入擴大展演場域,藝術作品分佈在博物館和城市空間的不同地點 – 從市立現代美術館(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到 美第奇堡壘(Fortezza Medicea),從聖依納爵堂(Chiesa di Sant’Ignazio)到阿雷佐主教座堂(Arezzo Cathedral ) 。通過雕塑作品地點的安排設置,大幅提升公眾與城市之間的連結度,透過適當的規劃與引導,建構出一場古典與當代共存發酵的「探索式城市展演」。

The exhibition is jointly planned by the Guido d’Arezzo Foundation and the city hall of Arezzo,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ultural association Le Nuove Stanze. Instead of confining the exhibition space to narrow spaces, it brings the whole city into an open displayed area, with works of art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museum and urban space – from the 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to the Fortezza Medicea, from Chiesa di Sant’Ignazio to Arezzo Cathedral (Duomo).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and set on the location of the sculpture work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city is greatly enhanced.


「黃金,具有一種超越其美麗的誘惑力:它就像海妖的歌聲,可以在工作時感受到它的吸引力。它的存在就好比大理石一般,能夠將我拉出時間領域,具有超越完美的形體,不忌諱地披露它的危險性。」

“Gold has a seductive power that goes beyond its beauty: it is just like a siren’s song, you could feel its attractive power while you work. it’s existence like marble, which could pull me out of time, to transcend its perfection to openly reveal its dangerousness. “

Fabio Viale 於開幕典禮受訪解釋道

photo credit: © GRUPPO EDITORIALE 2022

Fabio Viale, 1975 年出生於義大利科奈爾,現定居於杜林。
從16歲起就開始學習雕刻大理石,對於材料無限的熱情與愛好,促成他於年輕時期即為米蘭紀念公墓規劃建築元素與雕塑作品。

他的創作揭示了「大理石」這項材質在這幾世紀藝術脈絡當中的困境與限制的問題,試圖擷取歷史經典與現代思維融合延伸不同面向的產物。Fabio Viale 展覽經歷遍佈全世界,足跡從義大利、中國、俄羅斯之外,一路將觸角擴展至美國,近期回歸至歐洲各國進行公共展示,可譽為國際級的當代藝術創作者。

Fabio Viale, born in Cuneo, Italy in 1975, currently lives in Turino.
He began to learn to sculpt marble at the age of 16, and his boundless enthusiasm and hobby for the material led him to design 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d sculpture creations for the Monumental Cemetery of Milan at a young age.

His creations reveal the predicaments and limitations faced by the material “marble” in the artistic context of the past few centuries, he attempts to capture the fusion of historical classics and modern thinking to exten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product. Fabio Viale’s exhibition experience has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ts footprints have expanded beyond Italy, China, and Russia to the United States. Recently, it has returned to European countries for public exhibitions. he could be hailed as an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creator.


Aurum 拉丁文譯為「黃金」,16世紀起義大利阿雷佐Arezzo,即有黃金之城的代稱,貴金屬加工技術即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代工業時期起,累積發展,許多優秀的金匠工藝皆都出自於這座古城,在這邊所誕生的珠寶製品運送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和羅馬教廷,宗教珠寶的生產之路也開始了。

Aurum is translated as “gold” in Latin. In the 16th century, the uprising of Arezzo, Italy, was the name of the city of gold. Precious met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accumulate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modern industrial period. Many excellent goldsmiths are all craftsmen. All came from this ancient city, and the jewelry products born here were transported to Florence and the Curia Romana in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production of religious jewelry also began.

photo credit: Hestetika – Copyright 2019 ©

藝術家以「黃金」作為藥引,以建立多面向的對話空間,此次展覽陳設出近50件雕塑作品,每一件都被秘密地注入一克黃金,巧妙導入展覽主題「黃金」。如同上述提到的內容,這種柔韌且延展性強的材料,與阿雷佐是的歷史密不可分,作品本身的創作思維與材料本身即是一種「衝突礦物」,藝術家實驗性刻意建立起的交流對話,無形之間將時代與觀者串連在一起,宗教神話、物體型態、社會價值、文化歷史,自相矛盾的當今現實,每一種皆反映出人性對於社會批判和自我省思的差異維度。

The artist uses “gold” as a medicinal guide to establishing a multi-faceted dialogue space. This time there are nearly 50 sculptures are displayed in this exhibition, each of which is secretly injected with a gram of gold, ingeniously introducing the exhibition theme “gold”. As mentioned above, this kind of flexible and malleable material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history of Arezzo.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material of the work itself are a kind of “conflict minerals”, which the artist experimentally and deliberately established.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invisibly linking the time with the viewers, religious myths, object forms, social values, cultural history, and the contradictory reality of today, each reflects a different dimension of human nature towards social criticism and self-reflection.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from un to low, from left to right) Duomo, Fortezza Medicea,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Fabio Viale 的作品充斥著暗示性和挑釁性的創作理念,在探究古典藝術與當代美術脈絡的路上,藝術家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藝術經典、現代社會觀點等,作為創作依據並試圖深究相互之間的矛盾關係,激發古典藝術和負面刻板印象的差異性,毫無忌憚地挖掘美與惡的衝突連結,試圖翻轉社會大眾對「刺青」的既定印象,同時為其探索出多面向理解的可能性。

Fabio Viale’s creations are full of suggestive and provocative creative concepts. On the way to exploring the context of classical art and contemporary art, Viale refers to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rt classics, modern social viewpoints, etc.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timul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ical art and negative stereotypes, and unscrupulously explores the conflicting connection between beauty and evil, he tries to overturn the public’s established impression of “tattoo”, and at the same time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faceted understanding.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Sala Sant’Ignazio,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Sala Sant’Ignazio,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Sala Sant’Ignazio,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挑選日常物品構築成屬於 Viale 的大理石宇宙|紙袋、紙飛機、輪胎、木製箱盒等,全都以大理石雕刻而成。經過 Viale 巧奪天工雕琢技術,眼睛所見並非常態所想,真實的存在開始挑戰你的大腦,一種全新創作維度就此誕生。

He chooses daily objects to build up his marble universe | paper bags, paper airplanes, tires, wooden boxes, etc., all carved out of marble. After Viale’s ingenious carving technology, what our eyes see is not what we think, the real existence begins to challenge your brain, and a new creative dimension is born.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Fabio Viale AURUM, exhibition view at 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Arezzo 2022. photo by Gogo.W

「我一直在尋找新的解決方案,經常從技術角度為材料創造更多創新的方法,同時我更是想讓 ”大理石“ 成為當代史上公認的創作材質。致力於打破 ”先入為主“ 的成見,一直都是我作品的一個特點,它表明了藝術作品的二元性,這正是我持續創作的活力來源和熱情的所在。」

“I have always sought out new solutions, often creating more innovative methods for materials from a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and at the same time I want to make “marble” a recognized creative material in contemporary history. I committed to breaking the “preconceived” stereotypes, It has always been a feature of my work, it shows the duality of the work of art, which is the source of my energy and passion for continuing to create.”

— Fabio Viale


 


不論是復刻經典雕塑,再創異材質結構,跨越直覺偏見、類別和藝術流派成為另類媒介。大理石雕塑的可能性,藉由Fabio Viale的巧手被大幅提升到另一個高度。

Whether it’s recreating classic sculptures, recreating exotic material structures, or transcending intuitive prejudices, genres, and artistic genres, it becomes an alternative medium. The possibilities of marble sculpture have been raised to another level by the outstanding hands of Fabio Viale.


Fabio Viale Aurum|法比歐・維亞萊・黃金
策劃人|Lorenzo Cinatti 
展期|即日起,至 2022930日地點|阿雷佐市五個地點>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Fortezza MediceaChiesa di Sant’IgnazioArezzo Cathedral(Duomo)San Domenico
時間|週一至五11晚間7點,週六日/國定假日10晚間8點,週二休館
購票|全票8歐,Arezzo市民享有優待票價售票處|Galleria Comu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以及 Fortezza Medicea


▍宅在家逛遍「世界十大博物館」,「線上展覽」近看10件你不可不知的藝術品!World TOP 10 Must see & know Museums ▍

 ☾ 你不可不知|世界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線上看展|10分鐘視覺饗宴☾

518國際博物館日,世界各地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皆在當天提供免費入場、多元主題活動、串連企劃等等的活動形式來慶祝一年一次的藝文界盛事!

總的來分析,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必要性,是為了保存文化歷史的存在,見證當下時代變化與文化變遷的公證人,蘊藏了知識、歷史、文化等3種無法量化的力量,或許說「翻轉世界」有點誇大其詞,但是博物館/美術館對於現今當代藝術文化的影響卻是不可小覷的。

近年來,眾多專業領域的佼佼者皆透過多元的合作形式,搭建起藝術文化跨領域的全新面向,不斷提出創新的開放環形學習方式,新興產物不管如何的創新新穎,皆是建構在舊產物之上或是進化原有的基礎概念上,這是無法質疑的。

廢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來看看究竟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都蘊藏著什麼你還不知道的寶貝們呢?!

▼ 巴黎羅浮宮 THE LOUVRE, PARIS ▼

達文西《 蒙娜麗莎 Monna Lisa / La Gioconda》(1502-1503)

出自李奧納多・達文西Leornardo da Vinci 之手,堪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作品之一,已經被無數的歷史學家、藝術學者們研究或是延伸創作,為了就是追根究底隱藏在這位女性微笑背後的所有秘密與細節。

相信有很多人在看見原作時,會被它的尺寸驚嚇到,怎麼會那麼小?!它只有差不多 A1 尺寸的大小,重點是沒有人知道你在羅浮宮看到的蒙娜麗莎是真跡還是仿作!

Monna Lisa © 巴黎,羅浮宮 THE LOUVRE, PARIS
  • 名稱:蒙娜麗莎 Monna Lisa / La Gioconda
  • 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 年份:1502-1503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77×53 cm
  • 典藏博物館:巴黎,羅浮宮 THE LOUVRE, PARIS

◣【羅浮宮線上展廳一】: https://collections.louvre.fr/en/plan
◣【羅浮宮線上展廳二】:https://www.louvre.fr/en/online-tours
◣【蒙娜麗莎延伸閱讀】:https://ed.arte.gov.tw/

▼ 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THE HERMITAGE, ST. PETERSBURG
(即為著名的冬宮) ▼

烏東《 伏爾泰坐像 Seated Voltaire 》 (1781)

法國新古典肖像雕塑家|讓-安托萬・烏東(Jean-Antoine Houdon) 描繪十八世紀有歐洲良心之稱的法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過世前一年的姿態,其柔美細膩的刻畫手法,準確地將這位年紀高達八十歲的偉人生前的容貌刻畫為具象的形態。

優秀的大理石雕刻之所以會被稱之為傑作,不是因為刻劃的作者有多著名,而是在他雕刻刀下,那主角人物的人格特質與姿態樣貌是否有被細心地雕琢下來,不只是臉部紋路的線條,更是包括身段衣物的每處皺褶紋理。

雕塑家經歷過法國大革命、拿破崙興衰時期以及美國大革命時代,這些時代背景的轉變無一不成為他在創作上的沈穩;當細緻柔軟的輪廓被留在堅硬的石材上,你會不禁崇佩起藝術家的一錘一鑿一刻刀,同時也能夠將這位思想家深厚的文學底蘊模樣,留後世無限的想像與憧憬。

◣ 【博物館線上虛擬總導覽】:https://www.hermitagemuseum.org/

倫敦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亞尼的死者之書 Book of the Dead (1300-1200 B.C.)

現代保存最完善的古埃及藝術品之一,作品長達24公尺,共運用60個章節來描述生死世界的種種歷程。

時代的書記官|亞尼以草紙記載《死者之書》,內容直接體現出古埃及人的生死觀,對於靈魂轉世的過程以鉅細靡遺的象形文字與速寫,凸顯出手寫篆刻的精緻紀錄。

故事章節中最為知名的段落為「秤心儀式 Weighing of the Heart」,口耳相傳人死後須接受審判,天秤兩端分別放置死者心臟與瑪特女神的羽毛,心臟重於羽毛則將會被猛獸吃掉;反之,則可獲得重生的審判場景。

  • 名稱: 亞尼的死者之書 The Book of the Dead
  • 年份:古埃及新王國時期 c.. 1550 BC 
  • 媒材:紙莎草紙 papyrus
  • 尺寸:54 × 39.3 × 49 cm
  • 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
  • 典藏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 【大英博物館環景VR】: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開羅埃及博物館 THE EGYPTIAN MUSEUM, CAIRO 

圖坦卡門黃金面具 Mask of Tutankhamun (又稱死亡面具)
(圖坦卡門 1342-1325 B.C.)

這具埃及法老圖坦卡門過世後佩戴的面具,於1925年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特‧卡特發現,現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

面具上的裝飾設計,時至今日仍然能夠看作前衛時尚藝術的元素。立體中空造型,合金與金箔製成,各式寶石、五彩玻璃鑲嵌於表層上作為雍容華貴的象徵;金色頭巾與鬍鬚上搭配著寶藍色的青金石,相間交錯的條紋排列為面具增添編織效果;配戴眼鏡蛇與禿鷹的皇家徽章,象徵圖坦卡門對上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把所有看似俗氣的元素拼湊在一起,只需運用跳耀的配置設計,就可以把物件的價值深度大大提升,即使過了千年依舊將當時的豪貴氣息保存至今。過去沒有相機能夠準確的記錄下法老們的樣貌,而這張臉代表了法老的標準形象。

  • 名稱:圖坦卡門黃金面具 Tutankhamun’s mask
  • 年份:c.. 1323 BC
  • 媒材:黃金、彩色玻璃、寶石 Gold, colored glass and gemstones
  • 出土年份:1925
  • 尺寸:54 × 39.3 × 49 cm
  • 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
  • 典藏博物館:開羅,埃及博物館  THE EGYPTIAN MUSEUM, CAIRO

◣ 【博物館線上虛擬導覽】:https://virtualtour.museoegizio.it/
◣ 【埃及博物館官網】:https://museoegizio.it/en/explore/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 GALLERY, FLORENCE  

► 波提切利《 維納斯的誕生 Nascita di Venere / The Birth of Venus 》

可說是到烏菲茲絕不可錯過的必看畫作之首,與波提切利《 春Primavera 》和達文西《 天使報喜Annunciazione 》看作是美術館三鉅作的鎮館之寶。

希臘神話中,從海洋泡沫中誕生的女神維納斯,左右兩側被三個人簇擁著,分別為左側風神 Zephyr 對她吹拂暖風並懷抱著一位女性(可能為花仙子Chloris),右側春神 Flora 出一席華貴的罩衫用以遮掩維納斯赤裸的軀體。

如仔細端詳角色肢體的話,異常的圓窄肩過長的手臂與頸部,會發現畫家的人物比例有點詭異,然而在光線陰影與柔和柔和輪廓線的輔佐之下,一切變更是那麼的自然無違和,好似那就是正常比例型態,瞬時感受到徐徐微風的吹拂、絲緞布料的觸感一般舒服愉悅。

而該作品的主軸核心並非故事意義上的《維納斯的誕生》,這個名稱的命名居然是在近代19世紀才被賦予。

  • 名稱:維納斯的誕生 Nascita di Venere / The Birth of Venus
  • 藝術家:山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 年份:1483-1485
  • 媒材:蛋彩畫 tempera on canvas 
  • 尺寸:172.5×278.9 cm
  • 典藏博物館: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 GALLERY, FLORENCE 

◣ 【《維納斯的誕生》環繞實景】: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竇加《 舞蹈教室The Dance Class 》

擅長表現人體姿態的法國“偽”印象派畫家|愛德加・竇加 Edgar Degas (他曾說過,自己更像寫實派的一員),他眾多描繪芭蕾的畫作裡,大都會博物館擁有其中一幅《 舞蹈教室The Dance Class 》堪稱是鎮館之寶。

竇加超過數百件的畫作,題材都與芭蕾相關,不管是少女舞者的體態美感、剛柔並重的身段、優雅律動而飄逸的裙擺,那種將身體化作文字符號、在空間中建構律動感的發揮,竇加儼然成為一位藝術界的芭蕾大師。

《 舞蹈教室The Dance Class 》包含眾多人物,教師、舞者演員和其家人的組成,木質地板、扶手、大面落地鏡子等空間元素,快速地形塑出人物與空間之間的關係與氛圍。芭蕾大師|朱爾斯‧佩羅 Jules Perrot 於畫面中的角色,則是把「教室」具有教學導向的氣氛提升許多檔次,指導教育、培育菁英、傳承舞蹈精神的感覺,且能夠透過畫面感受到一二。

  • 名稱:The Dance Class
  • 藝術家:Edgar Degas (French, 1834-1917)
  • 年份:1874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83.5X77.2 cm
  • 典藏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大都會博物館作品介紹】: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38817
◣【大都會博物館環繞實景】: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梵谷《 星夜 The Starry Night 》

MOMA被認為是全世界現代藝術收藏內容最好的博物館之一,館藏超過20萬件絕無僅有的藝術品。梵谷經典之作《 星夜 The Starry Night 》就是MOMA的中流砥柱,只要網路可以觸及的地方,大家一定看過深藍色天空與橘黃色星光閃閃躍動的《星夜》,或者是對於 Don McLean 演唱的Vincent 感到熟悉。

許多浮誇的動詞都可以套用在這件作品上,色彩充份的流動感、躁動捲曲的群星尾巴,營造出高強度的視覺張力,不同於常人看事物的線條表現,反而給予觀者產生富含節奏感的視覺體驗,梵谷的魅力就是如此迷人。

  • 名稱:星夜 The Starry Night
  • 藝術家:文森‧梵谷 Vincent van Gogh (Nederland, 1853-1850)
  • 年份:1889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74X93 cm
  • 典藏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星夜》環繞實景】: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MOMA博物館作品說明】: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

梵蒂岡 梵蒂岡博物館 THE VATICAN MUSEUMS, ROME/VATICAN CITY   

► 西斯汀教堂 Sistine Chapel 穹頂溼壁畫 創世紀 Genesis (1508-1512)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畫面皆取材於聖經開頭的章節,廣為人知的篇幅及為《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

1980年代起,梵蒂岡的維護技術團隊就開始階段性的維護計畫,修復、清除數世紀以來的髒污與塵垢,畢竟濕壁畫的保存是十分漫長且受到多種自然與人為的威脅(氣溫、空氣、人的口氣、光線等等),能夠親臨現場屏氣凝神地品味壁畫的每一處,那種感覺是無法言喻的震撼與感動。

幸運的是,時至今日在台灣的我們可以透過教堂線上360度環景影像,直接將那種無法言喻的震懾帶進你的眼眸中。 

► 勞孔群像Laocoon cum Filiis (b.c 20-160) 

其故事曾被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引用做為某齣劇作的主題,情節與特洛伊木馬有諸多的關聯,這件作品的發現,對於整個文藝復興的進程和該時期的藝術家們有著極深的影響,重新彰顯古希臘美學的獨特性。

©Photo credit: LivioAndronico (2014)

◣【西斯汀教堂線上展廳】:(超級酷)https://m.museivaticani.va/content/museivaticani-mobile
◣【梵蒂岡博物館線上展廳】: https://m.museivaticani.va/content
◣ 延伸閱讀:非池中【維護西斯汀教堂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任務,一覽高成本的幕後工作】https://artemperor.tw/focus/2612 
◣ 延伸閱讀:非池中【西斯汀教堂穹頂壁畫,隱藏女性符號】 https://artemperor.tw/focus/1424 

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THE PRADO MUSEUM, MADRID    

► 維拉斯奎茲 Diego Velázquez《仕女 Las Meninas》 (1656)

身處於黃金時代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大師 維拉斯奎茲,運用人物視角的變化來翻轉畫面主角軸心,使你難以在第一眼猜出畫家在為誰作畫?

維拉斯奎茲也出現在畫面的左側,捲捲頭手拿油畫版與畫筆,直視你的雙眼。瑪格麗特公主(正中央那嬌小可愛的小女孩)因此成為全西班牙的國民女兒/公主,平日伴在其左右的侍從們,瞬時間變成畫作的核心人物的一部分。

仕女同時也是畢卡索狂熱的作品之一,為了研究畫家的繪畫手法與構圖塑成,對其進行超過三十幾次的解構分析、描繪、研究,為此也繪製出位於西班牙畢卡索博物館中,一系列創意版的仕女七十二變圖。

  • 名稱:仕女 Las Meninas
  • 藝術家:迪亞哥‧維拉斯奎茲 Diego Velázquez
  • 年份:1656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318×276 cm
  • 典藏博物館: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THE PRADO MUSEUM, MADRID

◣【《仕女》作品細部介紹】:https://www.museodelprado.es/en/
◣【普拉多博物館官網】:https://www.museodelprado.es/en 
◣【博物館應用app】下載連結:https://www.museodelprado.es/apps/guia-del-prado 

雅典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ATHENS    

► 阿伽門農面具 The Mask of Agamemnon (1550-1500 B.C.)

19世紀由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 Heinrich Schliemann 挖掘出土,他對考古的熱愛與努力不懈,最終讓荷馬史詩中被認為是虛構的國度 (特洛伊、邁錫尼和梯林斯) 有機會重見天日,證實其真實性。

阿伽門農面具,典藏於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被譽為「史前時代的蒙娜麗莎」,於「邁錫尼」出土的黃金面具,成為該文明歷史最強大的見證。

  • 名稱:阿伽門農面具 Mask of Agamemnon
  • 年份:c.. 1550-1500 BC
  • 媒材:黃金 gold
  • 出土年份:1876
  • 尺寸:54 × 39.3 × 49 cm
  • 典藏博物館:雅典,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ATHENS

◣【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線上展廳】:(3D空間圖製作的無敵精緻!我傻眼)


▍第18屆歐洲博物館之夜 Europea Museum Night,陪你來場博物館驚魂夜! ▍

 ☾ 歐洲博物館之夜|Nuit européenne des musées|Europea Museum Night|La Notte dei Musei ☾

▼ 2022 不可錯過的博物館盛會 ▼

一年一度的歐洲文化盛典【 歐洲博物館之夜 Nuit européenne des musées (法文) 】即將於本週六(5月14日)回歸歐洲大陸!本次歐洲40個國家近3000家博物館將共同響應這個年度盛會,祭出 ☛ 1 歐元 € ☚ 門票或是免費入場的優惠,吸引民眾攜家帶眷、呼朋引伴踴躍參與。

第18屆【歐洲博物館之夜】主視覺。©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歷經疫情的肆虐而受到影響的兩年(其中包含一屆線上活動),2022年【 歐洲博物館之夜 】(簡稱:歐博夜)終於迎來意義非凡的第18屆,今年的歐博夜在整個歐洲大陸的藝術文化領域上都富含著不同層面特殊意涵,受到疫情關閉的博物館也都重拾戰袍,緩步的重啟開放營運之路。

活動起源於2005年,由法國文化部首次舉辦,爾後受到歐洲各國巨大的迴響,各城市舉足輕重的博物館、美術館也都紛紛跟進並延伸出許多活動共襄盛舉。每年【歐博夜】都會吸引大量的觀眾前去觀賞展覽、參與活動,同時也受益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歐洲委員會(Conseil de l’Europe)、法國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以及眾多文化機構和媒體合作夥伴的贊助與合作。


「百分百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全民藝文盛會。」


▼ 【 歐洲博物館之夜
European Museum Night 】
什麼樣的活動? ▼

平日不可能會加班的博物館、美術館都只會開放到5、6點,最多週末夜晚會將營業時間拉長至多到晚間8點,【歐博夜】就是把一切放大到極限,將延長營運時間至半夜,甚至到清晨時分的場館都有!

響應的延伸活動更是多元無極限!活動類型涵蓋星光展間參觀、語音導覽、趣味活動、工作坊、講座、電影放映、現場LIVE,有些地方更是邀請DJ表演、宵夜美食Party、品酒會等等的特殊娛樂場合,為廣大的觀眾群提供全面向的博物館體驗。(可以看作是臺北我們熟悉的 #白晝之夜,不過我們活動的號招廣度還沒有如此的深遠就是了。)

對於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透過官方的社交平台(Facebook TwitterInstagram )、社群媒體串連 #VivreLaCulture #NuitDesMusées 搜尋到更多相關的活動資訊,早一步安排週末夜的活動時程~

◣【 歐洲博物館之夜(Nuit européenne des musées)】官網
(主要還是以法國當地資訊為主,義大利的相關資訊還是要以各省份文化局的公佈資訊為準)

◣【 歐洲博物館之夜】各國博物館資訊及活動相關互動地圖


▼ 佛羅倫斯|羅馬|米蘭|資訊彙整

托斯卡尼大區】第一彈 ► 🤙🤙 佛村博物館驚魂夜 🤙🤙

🚩響應【歐洲博物館之夜】的博物館清單如下:
(票價破天荒只需要 💸 1 歐元 💸,特定博物館需要事先「排隊」、「線上預約」訂票,請大家多加留意官方網站!)

佛羅倫斯 Firenze

  • 【 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zi 】夜間開放時間 19:00-22:00(最後入場時間為 20:30)官網請點
  • 【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夜間開放時間 19:00-22:00(最後入場時間為 21:30)官網請點
  • 【巴杰羅國家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夜間開放時間 19:00-22:00(最後入場時間為 21:10)官網請點
  • 【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di Firenze】夜間開放時間 20:00-23:00(最後入場時間為 10:15)官網請點
  • 【國立聖馬可美術館|Museo di San Marco夜間開放時間 18:00-21:00(最後入場時間為 20:30)官網請點

菲耶索萊 Fiesole

  • 【市民考古博物館|Museo Civico Archeologico夜間開放時間 19:00-23:30(免費開放,免費導覽,需要「線上預約」)官網請點

普拉托 Prato

  • 【路易吉·佩奇當代藝術中心|Centro per l’arte contemporanea Luigi Peccio】夜間開放時間 21:00-24:00(門票1歐元),除了場館展覽當天更將在晚間 21:20 播映越線片『 北方人 The Northman 』(英文原音、義大利文字幕)官網請點
  • 【紡織博物館|Museo del Tessuto夜間開放時間 21:00-24:00,官網請點
  • 【普拉托大教堂歌劇院博物館|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夜間開放時間 21:00-24:00(門票1歐元)官網請點

皮斯托亞 Pistoia

  • 【皮斯托亞市民博物館Museo Civico d’arte antica夜間開放時間 21:00-24:00(免費入場,最後入場時間為 23:30 )官網請點
  • Museo dello Spedale del Ceppo 】下午 15:00-18:00 將由參與「藝術大使計劃」的皮斯托亞 F.Pacini 語文高中學生提供義大利語、英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的「特別導覽活動」(免費)

比薩 Pisa

  • 【比薩古船博物館|Museo delle Navi Antiche di Pisa 夜間開放時間 20:00-22:00(門票一歐元 )官網請點

利佛諾 Livorno

  • 【喬凡尼·法托里市民博物館|Museo Civico Giovanni Fattori Livorno 夜間開放時間 20:00-22:00 官網請點

► 更多資訊請點:https://www.intoscana.it/it/articolo/torna-in-toscana-la-notte-europea-dei-musei-2022/


【博物館之夜】第二彈 ► 🤙🤙 月亮冒險重返羅馬 🤙🤙

🚩響應【歐洲博物館之夜】的博物館清單如下:

  • 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Musei Capitolini|中世紀與文藝復興藝術+考古博物館
  • 馬爾蒂尼山中心 Centrale Montemartini|舊發電廠修建的雕塑博物館
  • 圖拉真市場-帝國論壇博物館 Mercati di Traiano – Museo dei Fori Imperiali|世界上最早的購物中心,現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
  • 和平祭壇博物館 Museo dell’Ara Pacis|為保護奧古斯都和平祭壇而建,並策劃經常性展覽
  • 布拉斯奇宮羅馬博物館 Museo di Roma|羅馬第一座市立博物館,透過捐贈予收購典藏藝術品的過程,現在主要是一座現代美術館
  • 羅馬拿破崙博物館 Museo Napoleonico|專門收藏拿破崙遺物的歷史博物館
  • 特拉斯維萊‧羅馬博物館 Museo di Roma in Trastevere|為市立博物館的一部份,後期多策劃經常性展覽
  • 皮耶特羅‧卡諾尼卡博物館 Museo Pietro Canonica a Villa Borghese|雕塑家 Pietro Canonica 的紀念博物館,為羅馬市立博物館一部分,羅馬市政府贈與藝術家的住所
  • 托洛尼亞別墅博物館 Musei di Villa Torlonia (Casina delle Civette, Casino Nobile, Serra Moresca)
  • 城牆博物館 Museo delle Mura|由市政府管理的博物館
  • 卡洛‧比洛蒂博物館 Museo Carlo Bilotti – Aranciera di Villa Borghese|當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義大利裔美國企業家 Carlo Bilotti 捐贈的收藏品
  • 喬萬尼‧巴拉科古雕塑博物館 Museo di Scultura Antica Giovanni Barracco|中古時期藝術博物館,典藏由收藏家喬萬尼‧巴拉科Giovanni Barracco 收購的系列作品
  • 市立動物學博物館 Museo Civico di Zoologia|義大利中部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 羅馬共和國與加里波第紀念博物館 Museo della Repubblica Romana e della memoria garibaldina|為一座聯合博物館
  • 羅馬現代美術館 Galleria d’Arte Moderna|典藏羅馬近代藝術品的美術館
  • 卡薩爾‧德‧帕齊博物館 Museo di Casal de’ Pazzi|屬於一座考古學博物館
  • 羅馬天文館 Planetario|於2022年4月重整對外開放,設立於羅馬文明博物館之中

*MIC卡持有者將可享有門票免費的優惠,其中天文館將限制參觀人數,因此請務必了解詳細資訊。

(關於 MIC卡的相關資訊,請點

◣ Hashtag 以下的關鍵字,追蹤更多網紅景點與活動資訊:#museiincomuneroma #NdMRoma22

► 更多資訊請點:https://www.museiincomuneroma.it/


►【博物館之夜】第三彈 ► 🤙🤙 星光熠熠非凡米蘭 🤙🤙

米蘭主要博物館、紀念性觀光景點、紀念公園和國家古蹟遺址等地,各場館一樣將開放時間延長到夜間,並提供 💶「一歐元」💶 的超低價門票。

🚩眾多公私立的博物館、美術館當中,最值得一提的場館就是下列三個場域:

  • 【感恩聖母堂|Museo del Cenacolo Vinciano 】展有到義大利必看之作,《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Ultima Cena da Leonardo Da Vinci》
  • 【布雷拉畫廊|La Pinacoteca di Brera】收藏中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畫作,收藏義大利繪畫藏品最重要的地點之一
  • 【斯卡拉廣場畫廊|La Galleria d’Italia in Piazza della Scala】米蘭現代和當代博物館

🚩【感恩聖母堂|Museo del Cenacolo Vinciano 】的星光開放時間為晚上7:00至10:00(最後入場時間為晚上9:45),需事前在官網上進行「預約」(請點  cenacolovinciano.vivaticket.it  )。

🚩 5月14日+5月15日|米蘭開放日

第七屆 #OpenHouseMilano 將在這個週末對民眾開放,提供「免費導覽」活動,有機會參觀平常無法進去的那些具有建築價值的公共與私人建築群,深入了解米蘭的現代與當代建築遺產,重新發現自古以來的藝術與文化豐富性。

►更多米蘭開放日資訊請點: https://www.openhousemilano.org/

🚩週末戶外綠色生活之旅

除了藝文展覽、音樂會、景點開放、馬拉松等等的活動之外,更是將娛樂觸角延伸綠色大自然之中,充滿芬多精的森林之旅絕對是生活中缺一不可的腦內養分。

►更多瀑布路線資訊請點:https://www.eventiatmilano.it/2014/07/speciale-turismo-le-cascate-in-lombardia/

🚩 2022年 #BestWineStars 只在米蘭冰宮|週末與大夥一起品酒

米蘭最受矚目的年度品酒盛會 Best Wine Stars nel Palazzo del Ghiaccio

  • 超過 250 家酒廠公司,擁有超過 2000 個酒標品牌
  • 3000 位賓客與行業運營商、經銷商、同事、葡萄酒愛好者等建立關係
  • 12場專題講座班,行業專家將解釋一些最受歡迎的葡萄酒背後的歷史和技術
  • 精選5個美食攤位,豐富品嚐體驗

►入場票卷折扣連結:https://www.bestwinestars.com/pagine.php?id=46 (金額折扣5歐元)
►更多冰宮酒展資訊請點: https://www.bestwinestars.com/

►米蘭更多週末娛樂資訊請點: www.beniculturei.it/evento/notteeuropeadeimusei-2022



▍佛村好去處|2022年「必看展覽」盤點!報你知佛羅倫斯去哪看展! ▍where you could go for a nice exhibition in Florence(持續更新 continued…)

初來乍到佛羅倫斯嗎?或是定居在托斯卡尼地區許久了嗎?每到週末假日都不知道可以去哪邊打發時間嘛?這邊專門推薦你托斯卡尼地區值得探訪的展覽資訊給喜愛看沈浸在藝文水域裡的藝術咖們!不要害怕進入藝術文化的世界,美學藏匿於你我的日常生活之中,放下你對於藝術領域的成見/刻板印象,以輕鬆無束縛的視角端看這充滿未知多變的世界,往往都可以在其中找尋到專屬於你的藝術解析,體驗只屬於你/我/他/她獨一無二的鑑賞體驗。

疫情看似趨緩的2022年,佛羅倫斯/托斯卡尼地區彙集了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大作,一路到當代最夯的元宇宙數位藝術革命的展覽內容,完整版的呈現在愛好藝術文化們的面前,不要怕看不懂不理解,告訴你!藝術美學本來就是一件客觀賞析的行為養成,安排一個週末假期跟三五好友前去探索新世界吧@@

定期為你更新最新消息

▼2022下半必看展覽#01▼

⧪ 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 奧拉佛・艾里亞森 – 在你的時間裡 (Olafur Eliasson : Nel tuo tempo) 》

photo credit: Palazzo Strozzi – Copyright 2022 ©

冰島丹麥裔藝術家|奧拉佛・艾里亞森Olafur Eliasson,首次在義大利最大個展就選在佛羅倫斯當代藝術博物館-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舉辦,以雕塑和大型裝置藝術創造沈浸式體驗與空間聞名全世界。

《Olafur Eliasson : Nel tuo tempo》展覽近20件集結歷年重要裝置與2022新作,在斯特羅齊宮基金會的大力協助之下,實踐藝術家對共享體驗與互動裝置的堅持,以不同的展覽型態構思,主要聚焦在觀眾的感官體驗,試圖跨越空間界限和物理限制,將展覽場域打造為一切元素的匯集點。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Exhibition view at Palazzo Strozzi, Firenze 2022. photo by Gogo.W

人為的燈光裝置與各種介質:色彩、水氣、空間、鏡面,隨著室外日光的進程、周圍環境的變化影響著每個人的參與體驗,完全投入於裝置情境之中,產生視角與時間點的對話結構。


《 Olafur Eliasson:Nel Tuo Tempo|奧拉佛・艾里亞森:在你的時間裡
展覽構思|Studio Olafur Eliasson
策劃推廣|Fondazione Palazzo Strozzi 斯特羅齊宮基金會
展期|2022年9月22日(四) 至2023年1月22日(日)
地點|Palazzo Strozzi斯特羅齊宮, Firenze
時間|週一至五10點-晚間8點,週四10點-晚間11點
購票|全票15歐,優待票12歐(以及其他更多優惠票價,詳情請至官網 https://www.palazzostrozzi.org/en/tickets-opening-hours/ )

◣延伸閱讀:CiaoGogoWang 【《Olafur Eliasson : Nel tuo tempo》創造屬於你的光影、色彩、時間、空間 】


▼2022必看下半展覽#02▼

⧪ 佛羅倫斯二十世紀博物館(Museo Novecento Firenze)・《科拉多・卡利:哥白尼藝術家 ( Corrado Cagli:Copernican Artist )》

photo credit:Musei civici 

2022年佛羅倫斯二十世紀博物館策畫了數檔不同類型的展演內容,從平面繪畫、雕塑、攝影至大型裝置等,現今常見的各種創作媒材。各種尚未被公開展示的收藏品,藉由適當題旨的延伸探討向公眾展示這些動態提案,身處不同時代背景的藝術家會有怎樣多變的思維模式與創作風格。

六月份起,由20世紀義大利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科拉多‧卡利 Corrado Cagli(1910 安科納 -1976 羅馬)
起始這有趣的探尋之旅。

藝術家科拉多‧卡利,不僅是位平面繪畫藝術家,同時也兼具多重身份佈景設計師、雕塑家和掛毯創作者。該檔展覽名稱設定為「哥白尼藝術家 Coperinican Artist」旨在突顯出藝術家的前衛的創造思考模式,藝評家更是如此稱呼這位藝術家,希冀透過匯集作品展示,向公眾提出並強調他的藝術哲學、作品理念的遠見以及當時藝術時代背景的革命動機。

photo credit: museo novecento
photo credit: museo novecento
photo credit: museo novecento

藉由這些從30年代至-80年代左右教育與社會政治背景的影響之下,藝術家逐漸成熟的思維邏輯模式是如何闡述自我並與整個社會動盪對話的產物。即使在流亡過法國、美國之後,作品的成熟度大幅提升,藝術家的猶太血統與當時候法西斯政權緊收政策的動盪背景下,卡利也並沒有放棄技術與繪畫風格的研究,更轉介其他創作媒材進行研究的論證。


《Corrado Cagli:Copernican Artist 》|科拉多・卡利:哥白尼藝術家
地點|
Museo Novecento 佛羅倫斯二十世紀博物館
策展人|Eva Francioli、Francesca Ner 和 Stefania Rispoli
展期|即日起,至 2022年10月20日
時間|週一至週日:每日11:00至晚間8:00(週四休館)
購票|全票9.5歐元,優待票4.5歐元。更多資訊請點博物館連結


▼2022必看下半展覽#03▼

佛羅倫斯二十世紀博物館(Museo Novecento Firenze・《托尼·克拉格:轉移 ( Tony Cragg : Transfer )》

Photo credit: David. Kaluza

藝術家|托尼・克拉格,擅長利用新材質和技術來復興「雕塑」語言,進而聞名於當代藝術界,全新的媒材與創作手法都是當代極具創新和實驗性的研究。

本次佛羅倫斯二十世紀博物館特別策劃這位來自英國利物浦,當代重要雕塑家之一|托尼‧克拉格《轉移》,在義大利絕對是史無前例,展覽不僅展示了藝術家的雕塑與繪畫作品,同時也將創作過程一併呈現於觀眾眼前。

從館方釋出的官方新聞稿中可以窺知一二,藝術家所有研究都可以解釋成他對形式思考的無限發展性,提供觀者一種特殊的觀展體驗,使其更接近自我省思和解釋探討的視界。不僅是對時代變遷的致敬,更是從各種藝術主義中(極簡主義、觀念藝術、大地藝術、貧窮藝術)尋找適當的解釋管道,作品媒材的選用也能夠感受其深受杜尚現成物概念的影響,進而生成今日這種有機物與合成物結合的產物呈現。

Photo credit: Serge Domingie
Photo credit: Serge Domingie

《轉移》該題旨貼近藝術家一直以來的創作歷程,並能夠切合其研究手法與思維脈絡,如何在傳統流派之中找尋到立足之地,並且善用日常生活中的現成品、合成物來闡述時代演進所帶來的影響與技術的進步等議題,相信機會是一場深刻且富含趣味的對話場域。


Tony Cragg : Transfer 》|托尼·克拉格:轉移
地點|
Museo Novecento 佛羅倫斯二十世紀博物館
策展人|Sergio Risaliti 和 Stefania Rispoli
展期|2022年9月23至 2023年1月15日
時間|週一至週日:每日11:00至晚間8:00(週四休館)
購票|全票9.5歐元,優待票4.5歐元。更多資訊請點博物館連結

官網|展覽介紹請點

◣延伸閱讀:LISSON GALLERY 畫廊【Tony Cragg 藝術家背景介紹 】


▼2022必看展覽#01▼

⧪ 主教座堂博物館(Opera del Duomo Museum)・《米開朗基羅-三聖殤:無人知曉的血汗 ( The Three Pietàs of Michelangelo: No one thinks of how much blood it costs )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Three Pietà》由左至右分別為, 《 Bandini Pietà 》1547-1555, 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 Pietà vaticana 》1498-99, Musei Vaticani, 《 Rondanini Pietà 》1552-64, Castello Sforzesco,大理石,目前皆展出於佛羅倫斯-主教座堂博物館。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才子巨匠|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三件著名的《聖殤 Pietà》(又名聖母憐子圖,形體概念取自聖經,聖母瑪利亞哀悼基督屍體的圖像),於2022年2月首次合體,並在佛羅倫斯主教座堂博物館對外開放展出。空前絕後的企劃合作,三處國家級的博物館(佛羅倫斯主教座堂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斯福爾扎城堡)攜手策劃這檔早已開放超過兩個月的展覽。

原本典藏於佛羅倫斯的《 Bandini Pietà 》,藉由文物修復師們的巧手清理之後,退去先前經年累月的污漬外衣,再次泛出來自卡拉拉光滑大理石的原始色澤。梵蒂岡博物館出借的《 Pietà vaticana 》,首次將聖母瑪利亞那撕心裂肺的悲痛情緒毫無保留的顯露在公眾面前。以及米開朗基羅在離世前,依舊花費數日雕研基督型態的《 Rondanini Pietà 》,未完成的作品充分凝聚了藝術家對於雕塑本質的觀念,一種追求純粹的精神價值。

credit:Ela Bialkowska, OKNOstudio
photo credit:Ela Bialkowska, OKNOstudio

或許你我都不是鑽研雕塑的內行人,不過我們卻可以透過藝術巨匠的一鑿一敲的雕刻中發現那種不間斷的流動美,完美與不完美之間的落差可能才是身為人最舒適的階段吧。


《The Three Pietàs of Michelangelo : No one thinks of how much blood it costs 》|米開朗基羅的三聖殤:無人知曉的血汗
地點|Opera del Duomo Museum 主教座堂博物館
策展人|Barbara Jatta (梵蒂岡博物館館長), Sergio Risaliti (佛羅倫斯現代美術館館長), Claudio Salsi (米蘭斯福爾扎城堡館長), Timothy Verdon (佛羅倫斯主教座堂博物館館長)
展期|即日起,至 2022年8月1日
時間|每日9:00至晚間7:45

注意|從 8 月 6 日起,參觀 Opera del Duomo 博物館必須出示國際Covid 健康證明(英文版)或綠色通行證Green Pass。
購票|請點我,博物館連結

◣延伸閱讀:The Florentine【The three pietàs by Michelangelo exhibited at the Opera del Duomo Museum】
◣延伸閱讀:Museo Novecento【LE TRE PIETÀ DI MICHELANGELO. NON VI SI PENSA QUANTO SANGUE COSTA】


▼2022必看展覽#02▼

⧪ 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 巴杰羅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多納太羅・文藝復興展(Donatello・Il Rinascimento)》

由斯特羅奇宮基金會(Fondazione Palazzo Strozzi)與巴杰羅博物館(Musei del Bargello )共同策劃,重建整個文藝復興脈絡裡,其中最為重要且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巨匠|《多納太羅・文藝復興展(Donatello・Il Rinascimento)》歷史上千載難逢的回顧展。

延伸閱讀|後疫情時代,斯特羅齊宮如何突破重圍不斷把當代藝術帶給佛羅倫斯民眾?

#誰是多納太羅 Donatello
本名 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1386-1466),也譯為多納泰洛,15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知名雕刻家,可以說是文藝復興初期寫實主義與復興雕刻的推手,對當時其藝術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並與同時期的著名藝術家們並駕其居,如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馬薩喬、喬瓦尼・貝利尼等。

#他與美第奇家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有聽說或者是看過前幾年風靡英國影視圈的劇集《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門》,在第一季的幾場佈景當中,就可以看到多納太羅版的大衛像的身影(Donatello Davide)。當初美第奇家族花費許多金錢與心力在多納太羅身上,資助他創作出足以影響著文藝復興風格轉變的作品,美第奇家族的存在更是與其創作生涯息息相關。

多納太羅《David》,1440 , 青銅, 高158 cm, 巴杰羅美術館館藏 (Museo Nazionale de Bargello, Florence)。 photo credit: Steven Zucker, CC BY-NC-SA 2.0)

該展覽公開超過130件藝術品,其中包含雕塑、繪畫和素描等傳統藝術媒材的作品,當中更是有許多創作是從未對外展示過,作品取自近60個博物館與藝文機構(如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多納太羅・文藝復興展(Donatello・Il Rinascimento)》在斯特羅齊宮和巴杰羅美術館 (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 同時於兩處舉辦,提供關於這位堪稱「復興大師之父」的人物,其對於美學表現風格和透視技法的轉變,與其創作脈絡和觀念如何影響著後世們的比較關係。

此回顧展彙集了非常多的藝文機構、博物館、公家機關等等組織,一同合作順利在疫情期間展示在觀眾的眼前。不排斥古典藝術作品、雕塑品的朋友們,非常推薦可以慢慢的賞析這位藝術家所提倡的 #義式文藝美學

斯特羅齊宮展場空間。Photo credit : Antje Voigt 
斯特羅齊宮展場空間。Photo credit : Antje Voigt 

《Donatello・Il Rinascimento》|多納太羅・文藝復興展
地點|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 巴杰羅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
推動策劃|斯特羅齊宮 (Palazzo Strozzi) 、巴杰羅美術館 (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
贊助單位|佛羅倫斯市政府、托斯卡尼省會、佛羅倫斯商會組織、斯特羅齊基金會合作夥伴。
合作單位|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 (Staatliche Museen)、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公家機關-宗教建築基金 (F.E.C. – Fondo Edifici di Culto)
展期|即日起,至 2022年7月31日
時間|每日9:00至晚間7:45
購票|斯特羅齊宮(詳情請點)巴杰羅美術館(詳情請點)

※ 免費導覽活動:斯特羅齊宮提供每週兩次同時段,透過預約票卷申請,免費的導覽活動,每週三晚間6:00-7:30,以及每週日下午3:00-4:30。(詳情請點

◣延伸閱讀:Fondazione Palazzo Strozzi【Donatello The Renaissance】
◣延伸閱讀:The Florentine【Exhibition review: Donatello, The Renaissance at Palazzo Strozzi】


▼2022必看展覽#03▼

⧪ 舊宮(Palazzo Vecchio)・朱塞佩・佩利扎・達・沃爾佩多 (Giuseppe Pellizza da Volpedo)《 第四階級 Il Quarto Stato

Il Quarto Stato
Giuseppe 

從5月1日國際勞動節那天開始,佛羅倫斯・舊宮(Palazzo Vecchio)成為朱塞佩・佩利扎・達・沃爾佩多(Giuseppe Pellizza da Volpedo)《第四階級 Il Quarto Stato 》暫時的所在地。佛羅倫斯市政府與米蘭市政府的合作,與米蘭二十世紀博物館借出這件富涵義社會價值議題與勞工權利平等的作品,作品將對大眾開放至6月30日。

這件作品一直都是米蘭二十世紀博物館其中一件鎮館之寶,米蘭市政府於1920年收購了作品之後,期間都是在馬里諾宮的現代藝術畫廊展示,隨後於2010年移入二十世紀博物館,作為經常性地展示。

朱塞佩・佩利扎・達・沃爾佩多《第四階級》,1898-1901,油彩、畫布,293x545cm,米蘭-二十世紀博物館典藏。

#誰是Giuseppe Pelliza
朱塞佩・佩利扎,他出生於1868年7月28日 義大利沃爾佩多(北義亞歷山德里亞省的一個城市)。在家鄉的技術學院 Castelnuovo Scrivia 學習繪畫的基礎,隨後到米蘭就讀布拉雷美術學院 Accademia di Brera,並先後在數間藝術學院成為學徒。可以看作是為以社會和政治議題為繪畫核心的畫家。

#最有名的作品
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 《 第四階級 Il Quarto Stato 》,這件作品是義大利社會主義的象徵,描繪了正在準備集結罷工的工人們。這件作品耗時4年才完成,之前更是繪製 《飢餓大使 Ambasciatori della fame》與 《La Fiumana》兩件作品,皆可以看作是第四階級的前期作品。

#il Quarto Stato
(義文:第四階層/層級/等級)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用於形容社會底層較為貧窮民眾的代稱;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19世紀至20世紀的前幾十年,“第四階層”一詞被用作無產階級的代名詞,指的是受過教育卻對社會絕望的工人階層

#第四階級的時代背景
朱塞佩一直以來關注義大利社會議題,作品針對1898年米蘭血腥事件的回應(當時正值民眾抗議的期間,巴瓦·貝卡里斯將軍卻向人群開槍造成殘忍大屠殺),同時也深受已逐漸成熟的人道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


第四階級 Il Quarto Stato》|朱塞佩・佩利扎(Giuseppe Pellizza da Volpedo)
地點|舊宮(Museo di Palazzo Vecchio
合作單位|佛羅倫斯市政府、米蘭市政府、米蘭二十世紀博物館(Museo del 900)、佛羅倫斯 Museo Novecento

展期|即日起,至 2022年6月30日
購票|全票 €12.5,優待票 €10,免費。(詳情請點)

◣ 延伸閱讀:The Florentine【Giuseppe Pellizza da Volpedo’s The Fourth Estate in Palazzo Vecchio】
◣ 延伸閱覽:Museo Novecento【IL QUARTO STATO DI PELLIZZA DA VOLPEDO IN PALAZZO VECCHIO】


▼2022必看展覽#04▼

【預告展】 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準備好!進入創新NTF的數位宇宙(Let’s Get Digital! NFTs and innovation in digital art)》

Let’s Get Digital!

Refik Anadol Machine Hallucinations: Nature Dreams at Galerie König, Berlin.

斯特羅齊宮作為義大利當代藝術先驅的一員,面對本世紀最大藝術革命的洪流|元宇宙,宇宙中涵蓋著無盡的新興資源與概念,數位藝術就是其中主要的變形敲門磚,你我絕對聽過但卻未必理解的新名詞「NFT」更是快速地充斥在整個網路世界並且也將觸角伸至各種領域。究竟「NFT」(全名為非同值化代幣 aka Non-Fungible Token)是如何透過加密藝術的多元應用,重新定義藝術品的獨特性與美學價值的概念,藝術創作在虛實世界之間不斷轉換產出媒介,現今的我們可以如何去界定「藝術創作者」的界地?

#「元宇宙」從何而來?
元宇宙一詞來自於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史蒂文森 (Neal Stephenson)寫作生涯第三本小說《潰雪》,出版於1992年,被譽為該作者最好的小說。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就像電玩遊戲中的角色一樣,虛擬並無實際形體,能夠生活其中並能夠在空間中任意移動自己的虛擬角色,永遠現在進行式。


5月18日至7月31日,斯特羅齊宮將與倫敦當代數位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Digital Art,簡稱:MoCDA)合作,一次把所有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數位藝術家們(Refik Anadol、Anyma、 Daniel Arsham、 Beeple、 Krista Kim 和 Andrés Reisinger)的創作帶到佛羅倫斯這座古典世界裡頭!將觀眾帶入一個由數位藝術家創造的多媒體沈浸式展演,來一場穿梭於新媒體裝置加密藝術構成的冒險旅程,探索這個正在全世界發燒的藝術革命風潮。

Refik Anadol, Machine Hallucinations: Nature Dreams at Galerie König, Berlin. Photo: Roman Maerz.
Beeple, 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2007-2021, Photo Credit:Beeple.

不過弔詭的是,無論是透過科技與科學,或者是傳統繪畫形式。手持畫筆真實描繪出一筆一劃的作品才能夠稱之為藝術?亦或者是應用電繪筆、AI演算生成法、學習機器編程處理建構出來的圖像世界也是藝術空間的一部分?跟隨著創作媒介的進化與演變,數位藝術的價值似乎直逼古典收藏畫作了!值得我們深入去探討這個問題。


Let’s Get Digital! NFTs and innovation in digital art》|準備好!進入創新NTF的數位宇宙
地點|斯特羅齊宮(Palazzo Strozzi

策展人|阿圖羅‧加蘭西諾 Arturo galantine (斯特羅齊宮藝術總監)、Serena Tabacchi(倫敦當代數位藝術物館 MoCDA 館長)
合作單位|斯特羅齊宮 (Palazzo Strozzi) 、倫敦當代數位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Digital Art)

展期|2022年5月18日至 2022年7月31日
時間|每日9:00至晚間8:00,週四開放至晚間11點
購票|斯特羅齊宮(詳情請點)

◣延伸閱讀:INSIDE 【NFT 藝術品再創天價:Beeple 的 5000 合一拼貼畫以 6,930 萬美元賣出!】
◣延伸閱讀:ArtNet News【NFT Artist Refik Anadol’s New Show in Berlin Is Drawing Kusama-Level Lines Around the Block. We Visited to Find Out Why】
◣延伸閱讀:HYPEBEAST【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超現實創作:Quantum Memories】


▎2022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終於在4月23日正式與全世界連結起對話的網絡!▎

再次詮釋九○年代至今,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文化、社會、政治意涵,回顧並展望未來的未知,建立起台灣更為美好的藝文世界。

2022年4月23日終於在義大利水都迎來,因 Covid-19 延宕至今的第五十九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Venice Biennale,「簡稱威尼斯雙年展」)。

歷屆都由臺北市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的台灣館,館方在年初歷經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原訂將由一位台灣知名原民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Pavavaljung)代表展出,因涉嫌一起妨害性自主事件,北美館「為維護台灣之國際外交形象與聲譽,同時避免台灣館之藝術表現討論失焦」為由,取消與其合作。在多方商討研擬後,迅速規劃出備案並積極與威尼斯雙年展主辦方積極協調,使台灣依舊有機會登上兩年一度的國際舞台。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臺灣館(簡稱台灣館)主題為「不可能的夢 Impossible Dreams」,依舊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為公眾展示。

臺北市立美術館策劃,「不可能的夢」展場主視覺,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2022。(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不可能的夢」展出現場,2022。(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台灣館集結了自1995年起,歷屆以來參展的精華回顧,就如同在第五十一屆(2005)時台灣館為探討並重新詮釋九○年代以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文化、社會、政治意涵,將過去五屆22位參展藝術家作品重新彙整並以新的語言詮釋,如同此屆的策展概念,再次以不同的面向並利用文獻資料的整合,創造出一個歷史性的回顧,建立起台灣與國際對話的平台。

Taiwan Exhibitions (1995-2019), Courtesy of Taipei Fine Arts Musem。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1995-2019)。(圖像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不可能的夢

Impossible Dreams

「不可能的夢 Impossible Dreams」策展理念

本屆的展覽主題為「不可能的夢」,「不可能」在此意指「尚未成為可能」,描述未來更為美好的人事物與世界的情況與希望,作為台灣館自1995年至2019年,參展以來的歷程回顧並展望未來與其對話。

「夢」,比擬成一種容器、停駐站與幻影,乘載著時間和空間兩種無形的概念相纏繞。「夢」創造一條無形的路徑,將現實與幻境、意識形態到無意識界域連結起來,任由想像力自在翺遊其中;與此同時,「夢」也具現了負面混亂的情緒與狀態,不斷復頌的混亂的故事。

「不可能的夢」展場,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2022。(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核心|「文獻展示」、「國際論壇」

北美館將台灣自1995年來,參與過13屆的展覽內容,劃分成為兩條軸線「文獻展示」和「國際論壇」以引導出更為深化得記憶對話,藉此從當前危機的限制中,誘發出努力實踐未來的可能性。

「文獻展示」由北美館策劃,將建構一個尚待被重新啟動的記憶空間,敘述歷屆展覽主題概念、展場影像、視覺文宣設計、記錄片段,與幕後籌備團隊相關文獻資料。用以反思歷年台灣館如何藉由直面歷史、日常社會議題等的多元當代藝術,透過國際舞台再次呈現「臺灣文化脈絡與觀點」。

「國際論壇」則由總召集人|派翠克佛洛雷斯 Patrick D. FLORES(菲律賓大學藝術研究系藝術研究教授,曾多次擔任韓國雙年展策展人之一、2019年新加玻雙年展藝術總監),以及資深策展人|徐文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教授|吳瑪悧,擔任各場次主持人,並規劃邀請國內外學者、藝術家一同參與,試圖以「論壇」為方法,從各個面向重新思考威尼斯雙年展中的台灣館,並回應當今世代的關鍵議題,鼓勵觀點共存、解放已固化的知識面,將其導向開放性結局。

國際論壇召集人|派崔克・佛洛雷斯 Patrick Flores, Convener of International Forums。(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不可能的夢 Impossible Dreams」
展品類型

回首台灣館歷年來在威尼斯展出的眾多藝術創作,其中包含姚瑞中《本土佔領行動》、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系列-表皮生活之作品》、湯皇珍《我去旅行V / 一張風景明信片》、蔡明亮《是夢》、陳界仁《帝國邊界》、張乾琦《中國城》(部分)、謝德慶《跳》等,再次將當時展出的熱度延伸至2022。

【姚瑞中《本土佔領行動》】
姚瑞中《本土佔領行動》於「不可能的夢」中展出。(圖像攝影/楊天帥,典藏藝術網)。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系列-表皮生活之作品》】
崔廣宇《系統生活捷徑系列—表皮生活圈》於「不可能的夢」中展出。(圖像攝影/楊天帥,典藏藝術網)

【蔡明亮《是夢》】
蔡明亮《是夢》於「不可能的夢」中展出。(圖像攝影/楊天帥,典藏藝術網)

【陳界仁《帝國邊界》】
陳界仁《帝國邊界》於「不可能的夢」中展出。(圖像攝影/楊天帥,典藏藝術網)

主題論壇

四場論壇分別從各種主題延伸展開:
A.「是什麼構成了國家館?國家館又產生什麼?」> 探討台灣館的起源與轉變。
B.「時間、身體、科技」>深掘身體能動性與時間、科技中介之關係。
C.「歷史生態學」> 細究自然與人文歷史之間的緊密交織。
D.「他人的自由 / 他種自由」> 則討論人們面對自由、暴力、抗爭等緊迫政治議題時的分歧與凝聚。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於4月21日開幕式現場。2022。(圖像攝影/楊天帥,典藏藝術網)

日前(21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 (Palazzo delle Prigioni)順利完成開幕式,並將自4月23日起向大眾開放。當天開幕式,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國際論壇」召集人|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大使|李新穎等主要人士出席慶賀。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2022。(圖像攝影/楊天帥,典藏藝術網)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自己是首次以北美館館長身份參與,過去曾以藝術家身份參與此等盛會。他解釋道,標題的「夢」有兩個含義,一種是「我們日常生活對夢的想像,另一種就是台灣在國際舞台裡面,我們怎麼在國際發聲和對話」,而「不可能的夢」之意,其實是還未可能,箇中包含了對未來的更美好的響往。

過去台灣曾經能夠以「國家館(Pavilion)」的名稱站在這個國際舞台上,而後因為諸多政治因素轉而以平行展的形式呈現,即使中文字面仍然使用「台灣館」,但在英譯上則沒有使用「Pavilion」一詞,而是使用「Taiwan Exhibition」,主要原由為主辦方不同意。

至今台灣依舊處於如此兩難的平面上,或許把一切對於現實的期望與改變放置於夢境中才是一個最好說服我們自己的方式吧?!永遠以「期許」的心態來看待台灣未來在藝文領域上的位置,可能比較不會受傷害吧?究竟這檔在如此短時間內生出來的「台灣館」,是否真的可以在威尼斯雙年展中有效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對話連結,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展覽訊息】
.展覽地點

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 Castello 4209, San Marco, Venice
.開放時間
2022年4月23日至9月25日
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1時至下午7時
2022年9月27日至11月27日
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週一休館,4/25、5/30、6/27、7/25、8/15、9/5、9/19、10/31及11/21特別開放
.免費對大眾開放

*延伸閱讀|
想了解更多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原訂展覽內容,可以到以下連結延伸閱讀。

https://artemperor.tw/focus/4460
〈【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不可能的夢」開展:回顧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走過的路冀望將來
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63789.html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蔓生:撒古流」 從斜坡文化蔓延四個展區與新作 反思跨族類的共存關
https://artemperor.tw/focus/446

*文章資訊參考:

典藏藝術網 ARTouch.com,2022/04/22,楊天帥
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63789.html
聯合新聞網,2022/01/13,聯合報 / 記者陳宛茜劉星君https://udn.com/news/story/12660/6029523

❝ 不能不知!什麼是 La Tessera Sanitaria? 義大利健保卡 ❞


La Tessera Sanitaria
義大利健康保險卡

(TS e TS-CNS)

一種具個人身分證明的實體卡,已取代義大利財政代碼卡(稅號卡),它的背面可作為「歐洲健康保險卡」。

如果已經非常清楚義大利健康卡的必要性,但是不太清楚要怎麼申請的同學。請直接點選這裡引導你5分鐘搞懂怎麼在義大利投保健康保險,申請健康卡


義大利稅務局的官網中,其實有非常多的相關的說明與頁面連結,但是很可惜許多內容都還只停留在2012/13那個年段,只有網頁本身有跟著時間更新。


Tessera Sanitaria (以下簡稱 TS) 簡介/
健康卡是取代稅號實體卡的個人證件;它發給有權享受義大利國家健康保險 (SSN) 提供的服務的所有義大利公民或持有有效居留的外國人。

在義大利的外國人一般來說是持有TS,另一種則是 TS-CNS:Tessera Sanitaria della Carda Nazionale dei Servizi,為另一種帶有晶片的健康卡,同時包含身份識別數據。如果要將其用作身份驗證工具,則必須在授權「藥局 Farmacia 」和 櫃檯開卡後才有辦法作為智慧型卡片使用。

Tessera Sanitaria 核發/
TS 的核發是免費的,通常有效期等於「居留許可」的期限;TS-CNS 也是免費核發,通常有效期則為 6 年或等於「居留許可」的期限,在 TS 到期後,由經濟和財政部發送給在國家衛生局協助下的所有公民、持有合法居留的外國人。

Tessera Sanitaria 功能/
當在看醫生或兒科醫生、在藥局取藥、在分析實驗室預約檢查、在醫院或 ASL 接受專科醫生就診以及在任何情況下需要時都需要健康卡證明您的稅號。

兩種健康卡 TS & TS-CNS 範本/
正面

沒有晶片
有晶片
  1. 個人姓名資料與稅號碼;
  2. 出生地:在義大利出生公民的出生地,外國人在國外的出生地;
  3. 省份:對應持有人出生時省份的首字母;
  4. 到期日:無限制為6年;在特定情況下,有些時間會較短(例如持有有限居留許可的外國人);
  5. 盲文格式:標準 6 點盲文格式的三個字母,供盲人使用;

背面

  1. 記錄患者個人信息的磁條;
  2. “條形碼”格式的稅碼(條形碼);
  3. 發卡國家的識別代碼(意大利的首字母縮寫詞是 IT,根據 ISO 3166-1 代碼);
  4. 客戶資料(姓氏、姓名、出生日期、個人身份證號碼、卡身份證號碼和到期日)。如果健康卡持有人無權使用 EHIC*,則打印星號使其無效。

*EHIC:健康卡的背面構成歐洲健康援助卡 (EHIC) (la Tessera Europea Assistenza Malattia)。根據各個國家/地區的現行法規,EHIC 保證歐盟、挪威、冰島、列支敦士登和瑞士的醫療保健。


TS 中文字幕影片/ (片源時代背景點長遠,依舊是可以清楚地跟大家說明義大利健康卡的功能)
影片來源:義大利稅務局 https://www.agenziaentrate.gov.it/portale/
中文字幕:Gogo.Wang


或許你會問,我都在台灣有辦好國際用的保險,應該沒有必要還要在義大利申請健康保險吧!

同時你也可以把義大利的健康保險看作似臺灣健保系統一般,當你申辦完保險且順利取的卡片之後,TS 內部分包含的服務,基本上跟你在臺灣使用健保卡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筆者剛到義大利的時候,也是懷抱上述這樣的想法,但是在疫情無預警的肆虐著全球,當你人在國外需要醫療協助、施打疫苗等等的情況下,當你擁有當地的健康保線這件事情就會讓很多事情變得簡單許多。


如果上述的說明有錯誤或缺失,歡迎留言指教、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