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逛遍「世界十大博物館」,「線上展覽」近看10件你不可不知的藝術品!World TOP 10 Must see & know Museums ▍

 ☾ 你不可不知|世界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線上看展|10分鐘視覺饗宴☾

518國際博物館日,世界各地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皆在當天提供免費入場、多元主題活動、串連企劃等等的活動形式來慶祝一年一次的藝文界盛事!

總的來分析,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必要性,是為了保存文化歷史的存在,見證當下時代變化與文化變遷的公證人,蘊藏了知識、歷史、文化等3種無法量化的力量,或許說「翻轉世界」有點誇大其詞,但是博物館/美術館對於現今當代藝術文化的影響卻是不可小覷的。

近年來,眾多專業領域的佼佼者皆透過多元的合作形式,搭建起藝術文化跨領域的全新面向,不斷提出創新的開放環形學習方式,新興產物不管如何的創新新穎,皆是建構在舊產物之上或是進化原有的基礎概念上,這是無法質疑的。

廢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來看看究竟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都蘊藏著什麼你還不知道的寶貝們呢?!

▼ 巴黎羅浮宮 THE LOUVRE, PARIS ▼

達文西《 蒙娜麗莎 Monna Lisa / La Gioconda》(1502-1503)

出自李奧納多・達文西Leornardo da Vinci 之手,堪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作品之一,已經被無數的歷史學家、藝術學者們研究或是延伸創作,為了就是追根究底隱藏在這位女性微笑背後的所有秘密與細節。

相信有很多人在看見原作時,會被它的尺寸驚嚇到,怎麼會那麼小?!它只有差不多 A1 尺寸的大小,重點是沒有人知道你在羅浮宮看到的蒙娜麗莎是真跡還是仿作!

Monna Lisa © 巴黎,羅浮宮 THE LOUVRE, PARIS
  • 名稱:蒙娜麗莎 Monna Lisa / La Gioconda
  • 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 年份:1502-1503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77×53 cm
  • 典藏博物館:巴黎,羅浮宮 THE LOUVRE, PARIS

◣【羅浮宮線上展廳一】: https://collections.louvre.fr/en/plan
◣【羅浮宮線上展廳二】:https://www.louvre.fr/en/online-tours
◣【蒙娜麗莎延伸閱讀】:https://ed.arte.gov.tw/

▼ 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THE HERMITAGE, ST. PETERSBURG
(即為著名的冬宮) ▼

烏東《 伏爾泰坐像 Seated Voltaire 》 (1781)

法國新古典肖像雕塑家|讓-安托萬・烏東(Jean-Antoine Houdon) 描繪十八世紀有歐洲良心之稱的法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過世前一年的姿態,其柔美細膩的刻畫手法,準確地將這位年紀高達八十歲的偉人生前的容貌刻畫為具象的形態。

優秀的大理石雕刻之所以會被稱之為傑作,不是因為刻劃的作者有多著名,而是在他雕刻刀下,那主角人物的人格特質與姿態樣貌是否有被細心地雕琢下來,不只是臉部紋路的線條,更是包括身段衣物的每處皺褶紋理。

雕塑家經歷過法國大革命、拿破崙興衰時期以及美國大革命時代,這些時代背景的轉變無一不成為他在創作上的沈穩;當細緻柔軟的輪廓被留在堅硬的石材上,你會不禁崇佩起藝術家的一錘一鑿一刻刀,同時也能夠將這位思想家深厚的文學底蘊模樣,留後世無限的想像與憧憬。

◣ 【博物館線上虛擬總導覽】:https://www.hermitagemuseum.org/

倫敦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亞尼的死者之書 Book of the Dead (1300-1200 B.C.)

現代保存最完善的古埃及藝術品之一,作品長達24公尺,共運用60個章節來描述生死世界的種種歷程。

時代的書記官|亞尼以草紙記載《死者之書》,內容直接體現出古埃及人的生死觀,對於靈魂轉世的過程以鉅細靡遺的象形文字與速寫,凸顯出手寫篆刻的精緻紀錄。

故事章節中最為知名的段落為「秤心儀式 Weighing of the Heart」,口耳相傳人死後須接受審判,天秤兩端分別放置死者心臟與瑪特女神的羽毛,心臟重於羽毛則將會被猛獸吃掉;反之,則可獲得重生的審判場景。

  • 名稱: 亞尼的死者之書 The Book of the Dead
  • 年份:古埃及新王國時期 c.. 1550 BC 
  • 媒材:紙莎草紙 papyrus
  • 尺寸:54 × 39.3 × 49 cm
  • 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
  • 典藏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 【大英博物館環景VR】: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開羅埃及博物館 THE EGYPTIAN MUSEUM, CAIRO 

圖坦卡門黃金面具 Mask of Tutankhamun (又稱死亡面具)
(圖坦卡門 1342-1325 B.C.)

這具埃及法老圖坦卡門過世後佩戴的面具,於1925年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特‧卡特發現,現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

面具上的裝飾設計,時至今日仍然能夠看作前衛時尚藝術的元素。立體中空造型,合金與金箔製成,各式寶石、五彩玻璃鑲嵌於表層上作為雍容華貴的象徵;金色頭巾與鬍鬚上搭配著寶藍色的青金石,相間交錯的條紋排列為面具增添編織效果;配戴眼鏡蛇與禿鷹的皇家徽章,象徵圖坦卡門對上下埃及的絕對統治。

把所有看似俗氣的元素拼湊在一起,只需運用跳耀的配置設計,就可以把物件的價值深度大大提升,即使過了千年依舊將當時的豪貴氣息保存至今。過去沒有相機能夠準確的記錄下法老們的樣貌,而這張臉代表了法老的標準形象。

  • 名稱:圖坦卡門黃金面具 Tutankhamun’s mask
  • 年份:c.. 1323 BC
  • 媒材:黃金、彩色玻璃、寶石 Gold, colored glass and gemstones
  • 出土年份:1925
  • 尺寸:54 × 39.3 × 49 cm
  • 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
  • 典藏博物館:開羅,埃及博物館  THE EGYPTIAN MUSEUM, CAIRO

◣ 【博物館線上虛擬導覽】:https://virtualtour.museoegizio.it/
◣ 【埃及博物館官網】:https://museoegizio.it/en/explore/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 GALLERY, FLORENCE  

► 波提切利《 維納斯的誕生 Nascita di Venere / The Birth of Venus 》

可說是到烏菲茲絕不可錯過的必看畫作之首,與波提切利《 春Primavera 》和達文西《 天使報喜Annunciazione 》看作是美術館三鉅作的鎮館之寶。

希臘神話中,從海洋泡沫中誕生的女神維納斯,左右兩側被三個人簇擁著,分別為左側風神 Zephyr 對她吹拂暖風並懷抱著一位女性(可能為花仙子Chloris),右側春神 Flora 出一席華貴的罩衫用以遮掩維納斯赤裸的軀體。

如仔細端詳角色肢體的話,異常的圓窄肩過長的手臂與頸部,會發現畫家的人物比例有點詭異,然而在光線陰影與柔和柔和輪廓線的輔佐之下,一切變更是那麼的自然無違和,好似那就是正常比例型態,瞬時感受到徐徐微風的吹拂、絲緞布料的觸感一般舒服愉悅。

而該作品的主軸核心並非故事意義上的《維納斯的誕生》,這個名稱的命名居然是在近代19世紀才被賦予。

  • 名稱:維納斯的誕生 Nascita di Venere / The Birth of Venus
  • 藝術家:山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 年份:1483-1485
  • 媒材:蛋彩畫 tempera on canvas 
  • 尺寸:172.5×278.9 cm
  • 典藏博物館: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 GALLERY, FLORENCE 

◣ 【《維納斯的誕生》環繞實景】: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竇加《 舞蹈教室The Dance Class 》

擅長表現人體姿態的法國“偽”印象派畫家|愛德加・竇加 Edgar Degas (他曾說過,自己更像寫實派的一員),他眾多描繪芭蕾的畫作裡,大都會博物館擁有其中一幅《 舞蹈教室The Dance Class 》堪稱是鎮館之寶。

竇加超過數百件的畫作,題材都與芭蕾相關,不管是少女舞者的體態美感、剛柔並重的身段、優雅律動而飄逸的裙擺,那種將身體化作文字符號、在空間中建構律動感的發揮,竇加儼然成為一位藝術界的芭蕾大師。

《 舞蹈教室The Dance Class 》包含眾多人物,教師、舞者演員和其家人的組成,木質地板、扶手、大面落地鏡子等空間元素,快速地形塑出人物與空間之間的關係與氛圍。芭蕾大師|朱爾斯‧佩羅 Jules Perrot 於畫面中的角色,則是把「教室」具有教學導向的氣氛提升許多檔次,指導教育、培育菁英、傳承舞蹈精神的感覺,且能夠透過畫面感受到一二。

  • 名稱:The Dance Class
  • 藝術家:Edgar Degas (French, 1834-1917)
  • 年份:1874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83.5X77.2 cm
  • 典藏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大都會博物館作品介紹】: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38817
◣【大都會博物館環繞實景】: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梵谷《 星夜 The Starry Night 》

MOMA被認為是全世界現代藝術收藏內容最好的博物館之一,館藏超過20萬件絕無僅有的藝術品。梵谷經典之作《 星夜 The Starry Night 》就是MOMA的中流砥柱,只要網路可以觸及的地方,大家一定看過深藍色天空與橘黃色星光閃閃躍動的《星夜》,或者是對於 Don McLean 演唱的Vincent 感到熟悉。

許多浮誇的動詞都可以套用在這件作品上,色彩充份的流動感、躁動捲曲的群星尾巴,營造出高強度的視覺張力,不同於常人看事物的線條表現,反而給予觀者產生富含節奏感的視覺體驗,梵谷的魅力就是如此迷人。

  • 名稱:星夜 The Starry Night
  • 藝術家:文森‧梵谷 Vincent van Gogh (Nederland, 1853-1850)
  • 年份:1889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74X93 cm
  • 典藏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星夜》環繞實景】: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reetview/
◣【MOMA博物館作品說明】: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

梵蒂岡 梵蒂岡博物館 THE VATICAN MUSEUMS, ROME/VATICAN CITY   

► 西斯汀教堂 Sistine Chapel 穹頂溼壁畫 創世紀 Genesis (1508-1512)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畫面皆取材於聖經開頭的章節,廣為人知的篇幅及為《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

1980年代起,梵蒂岡的維護技術團隊就開始階段性的維護計畫,修復、清除數世紀以來的髒污與塵垢,畢竟濕壁畫的保存是十分漫長且受到多種自然與人為的威脅(氣溫、空氣、人的口氣、光線等等),能夠親臨現場屏氣凝神地品味壁畫的每一處,那種感覺是無法言喻的震撼與感動。

幸運的是,時至今日在台灣的我們可以透過教堂線上360度環景影像,直接將那種無法言喻的震懾帶進你的眼眸中。 

► 勞孔群像Laocoon cum Filiis (b.c 20-160) 

其故事曾被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引用做為某齣劇作的主題,情節與特洛伊木馬有諸多的關聯,這件作品的發現,對於整個文藝復興的進程和該時期的藝術家們有著極深的影響,重新彰顯古希臘美學的獨特性。

©Photo credit: LivioAndronico (2014)

◣【西斯汀教堂線上展廳】:(超級酷)https://m.museivaticani.va/content/museivaticani-mobile
◣【梵蒂岡博物館線上展廳】: https://m.museivaticani.va/content
◣ 延伸閱讀:非池中【維護西斯汀教堂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任務,一覽高成本的幕後工作】https://artemperor.tw/focus/2612 
◣ 延伸閱讀:非池中【西斯汀教堂穹頂壁畫,隱藏女性符號】 https://artemperor.tw/focus/1424 

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THE PRADO MUSEUM, MADRID    

► 維拉斯奎茲 Diego Velázquez《仕女 Las Meninas》 (1656)

身處於黃金時代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大師 維拉斯奎茲,運用人物視角的變化來翻轉畫面主角軸心,使你難以在第一眼猜出畫家在為誰作畫?

維拉斯奎茲也出現在畫面的左側,捲捲頭手拿油畫版與畫筆,直視你的雙眼。瑪格麗特公主(正中央那嬌小可愛的小女孩)因此成為全西班牙的國民女兒/公主,平日伴在其左右的侍從們,瞬時間變成畫作的核心人物的一部分。

仕女同時也是畢卡索狂熱的作品之一,為了研究畫家的繪畫手法與構圖塑成,對其進行超過三十幾次的解構分析、描繪、研究,為此也繪製出位於西班牙畢卡索博物館中,一系列創意版的仕女七十二變圖。

  • 名稱:仕女 Las Meninas
  • 藝術家:迪亞哥‧維拉斯奎茲 Diego Velázquez
  • 年份:1656
  • 媒材: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318×276 cm
  • 典藏博物館: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THE PRADO MUSEUM, MADRID

◣【《仕女》作品細部介紹】:https://www.museodelprado.es/en/
◣【普拉多博物館官網】:https://www.museodelprado.es/en 
◣【博物館應用app】下載連結:https://www.museodelprado.es/apps/guia-del-prado 

雅典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ATHENS    

► 阿伽門農面具 The Mask of Agamemnon (1550-1500 B.C.)

19世紀由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 Heinrich Schliemann 挖掘出土,他對考古的熱愛與努力不懈,最終讓荷馬史詩中被認為是虛構的國度 (特洛伊、邁錫尼和梯林斯) 有機會重見天日,證實其真實性。

阿伽門農面具,典藏於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被譽為「史前時代的蒙娜麗莎」,於「邁錫尼」出土的黃金面具,成為該文明歷史最強大的見證。

  • 名稱:阿伽門農面具 Mask of Agamemnon
  • 年份:c.. 1550-1500 BC
  • 媒材:黃金 gold
  • 出土年份:1876
  • 尺寸:54 × 39.3 × 49 cm
  • 典藏博物館:雅典,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ATHENS

◣【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線上展廳】:(3D空間圖製作的無敵精緻!我傻眼)


【2021佛羅倫斯|11月展覽快訊】佛村藝文展覽好去處,推薦❹個國際級展覽給你!

11月份的佛羅倫斯,你還可以去哪邊看展覽?
除了#Jeff Koons、#Gucci Garden百年特展、#Salvatore Ferragamo silk 菲拉格慕博物館的絲綢特展之外,佛村還有其他很不錯的地方可以去看展,充實你的美學日常。

推薦給你4個才剛開展或是即將結束,不可以錯過的展覽給你!


⧪ 《Lo Sfregio 傷疤》Uffizi 烏菲茲美術館

11月25日是「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為聯合國於1999年制定的國際日;義大利薩萊諾攝影師 Ilaria Sagaria (音譯:伊拉里亞‧薩加里亞) 透過她的鏡頭,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受化學灼傷導致身體傷疤婦女們的故事,以「痛苦不是特權」為題的攝影展,呼籲反暴力,探討打擊那些對婦女的暴力行為。

11月2日起,在烏菲茲美術館二樓展廳展示,與從巴杰羅美術館借來巴洛克藝術家-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 的「卡斯坦莎‧皮科洛米尼‧博納雷利」半身像(Costanza Piccolomini Bonarelli))一同呼應。


此展主旨即是《#LoSfregio #傷疤》,將這股反婦女暴力的意識訴求,公開地攤開在大眾面前,使更多人關注議題的重要性。

Galleria degli Uffizi|Lo Sfregio 傷痕
地點|Galleria degli Uffizi
藝術家|Ilaria Sagaria、Gian Lorenzo Bernini
展期|2021年11月2日至2021年12月19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8點15分至下午6點50分(每週一公休)
購票|全票12€、優待票2€*(入場預約4€)
現場購票,官網預約 (票價包含在烏菲茲美術館票券中) 請點
*優待票資格:請點

⧪ 《Jenny Saville in Florence|佛羅倫斯遇見珍妮‧薩維爾5間博物館聯合展出

Jenny Saville, Study for the Eyes of Argus, 2021 (detail) © Jenny Saville.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21. Photo: 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你問當代哪一位藝術家描繪女性裸體最為出色?

我會說來自英國的當代藝術家-珍妮‧薩維爾 (Jenny Anne Saville, 1970-) 筆下的女性描繪出一種非社會價值觀點下的女性軀幹,反而將在社會壓迫下產出的中性狀態的形體,毫無保留的將世人選擇忽視、排斥的群體,以程式化的筆觸與油彩色塊精準刻印在畫布上。作為蘇富比當代在世女性藝術家,畫作價格最高昂的一人。



現在有機會可以直接在佛羅倫斯5個市立博物館中觀賞到她的作品;主展場從新世紀博物館(Museo Novecento) 近百幅油畫和素描開始,到舊宮(Palazzo Vecchio) 最富麗堂皇的五百人大廳 (Salone dei Cinquecento) ;藝術家畫作裡那濃厚與文藝復興的連結,特別是她對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迷戀,主教堂博物館則將她的《學習聖母憐子圖 (Study for Pietà)》 (2021)與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聖母憐子圖 (Bandini Pietà)》 (c. 1547–55) 陳設一起對話,在博納羅蒂之家博物館(Museo di Casa Buonarroti)則展示她多數的繪畫與素描圖。


當代與歷史連結對話,藉由佛羅倫斯歷史悠久的文化機構的聯手合作,讓珍妮‧薩維爾帶你進入到這些博物館的深處,探索人體內心的玄奧,找尋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之間的連結。

Jenny Saville in Florence|佛羅倫斯遇見珍妮‧薩維爾
地點|
多個展出地點,參觀前請務必查詢官方資訊
Museo Novecento(新世紀博物館)、Museo degli Innocenti(孤兒博物館)、Palazzo Vecchio(舊宮博物館)、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主教座堂博物館)、Museo di Casa Buonarroti(博納羅蒂之家博物館)
展期|即日起至2022年2月20日
時間|依據各展館的展演時間而有所不同,請查詢 Museo Novecento新世紀博物館官網
購票|任一展覽地點購買「全價門票」將有權在其他展覽地點享有優惠折扣*

Palazzo Vecchio(5.00 歐元)、Museo Novecento(4.50 歐元)、Museo degli Innocenti(6.00 歐元)、Casa Buonarroti(5.00 歐元)〔須出示相關博物館以全票購買的首張門票,此優惠無法以線上購票方式。〕

⧪ 《Inside DALÌ 透視達利》Cattedrale dell’Immagine 圖像大教堂

老橋聖斯德望堂,現已晉升成為科技融合藝術,
佛羅倫斯唯一能夠體驗5G+4K沈浸式展演空間「圖像大教堂 Cattedrale dell’Immagine」。

過去曾將梵谷、達文西、瑪格麗特等世界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搬上360度大螢幕,融合音樂的播放與VR視覺體驗,放大觀眾對於平面繪畫的想像。

《Inside Dalí》 則將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超越現實與虛幻的世界置入整個展演空間,四面八方無一死角;把你帶入達利與眾不同的腦袋裡,與科技產業合作,多次經驗磨合修正,打造出與前期不同的觀賞體驗。在 11 月 20 日星期六下午 5 點,邀請到 Instagram超過18萬追蹤數的西西里插畫家 – 佛吉妮雅・迪・喬治(Virginia Di Giorgio)以線上連線直播的形式,現場表演 #virginiadigiorgio #arte Virgola ,並將安排粉絲見面會。

Cattedrale dell’Immagine|《Inside DALÌ 透視達利》
地點|Cattedrale dell’Immagine(PIAZZA DI SANTO STEFANO, 5, 50122  FIRENZE)
展期|即日起至2022年1月16日
時間|週一至週四上午10點至下午6點,週五/週六上午10點至晚間8點,週日則到晚間7點(每日閉館時間不同,請多加留意)
電話|+39 055 217418
購票|全票13€、優待票10€*、幼童票8€**、特殊票價8€(相關資訊請點選 https://www.insidedali.it/prezzi-e-orari/)
官網|相關資訊請點
/
*優待票:學生、65歲以上年長者。
*免費入場:5歲以下幼童。

⧪ 《靈魂:動畫電影的魔力|從白雪公主到無敵鐵金剛》Palazzo Medici Riccardi  美第奇里卡迪宮

你知道卡通人物是如何誕生的嗎?你有看過動畫電影一張張的分鏡手稿嗎?現在你有機會在佛羅倫斯美第奇里卡迪宮,近距離的參透動畫師們施展魔法的秘密。


美第奇里卡迪宮,在歷經5個月的閉館重新裝修期,以全新的空間格局,帶來一場大人小孩都會喜愛的動畫展覽,首次將近500多部全世界最有名且受歡迎的動畫電影原著手稿展出在大家面前。卡通、動漫、動畫電影,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喜歡,此次展覽由佛羅倫斯市與博物館協會(MUS.E)協力推動,並和美第奇里卡迪宮以及佛羅倫斯NEMO學院合作執行。

原訂於10月17日結束展期,目前將延長至2021年11月14日,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這數百幅來自迪士尼、夢工廠、日本知名動漫的前後製作期的圖紙原稿。

Palazzo Medici Riccardi|《靈魂:動畫電影的魔力|從白雪公主到無敵鐵金剛》AniMA – La Magia del Cinema d’Animazione da Biancaneve a Goldrake
地點|Palazzo Medici Riccardi
展期|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4日
時間|週四至週二,上午9點至下午7點(每週三公休)
電話|+39 055 2760552
購票|全票10€、優待票6€* [現場購票,官網預約請點]
(需要預訂 info@palazzomediciriccardi.it)
/
*優待票:18-25歲、大專院校學生。
*免費入場:0-17歲、導遊證、記者證、殘疾人與陪同人員等。

「天堂樹」出現在佛羅倫斯領主廣場,紀念義大利詩人但丁逝世700週年。“The Paradise tree” appear at the square signoria for commemorating the 70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the Italian poet Dante.

2020年義大利政府決定將每年3月25日設為「但丁日」,2021年適逢但丁逝世700週年的大日子,整個義大利當天開始一系列活動,為紀念緬懷這位對於國家有著重要貢獻的人物,更不用說但丁的出生地佛羅倫斯(Firenze)、曾居住過的維洛那(Verona)與晚年定居的拉溫納(Ravenna)多數以線上方式所舉行的紀念活動。

Giuseppe Penone, Abete, piazza della Signoria, Firenze, Credit : © foto la fotonotizia di toscana in diretta

如果不是對於詩歌、
哲學或是西洋歷史有相當認識的人,相信一定和我一樣對於但丁的認識
非常侷限。

現代義大利語之父|但丁‧阿利吉耶里 Dante Alighieri

一般大眾對於但丁的認知,多數止步於其知名的著作《神曲》
幾個網路小知識:

  1. 但丁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
  2. 用「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下絕大多數的作品
  3. 《神曲》裡的語言稱之為「義大利文」
  4. 《神曲》是部長篇詩歌
  5. 以三部分「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貫穿《神曲》
  6. 但丁、佩脫拉克、薄伽丘,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巨人」,也稱為「文壇三傑」。
Portrait de Dante, Sandro Botticelli, Credit : © wikipedia

永遠活在樹上的果實,永不會落下葉子


今年我們可以透過義大利著名雕塑家 – 朱塞佩‧佩諾內(Giuseppe Penone)在佛羅倫斯領主廣場上的大型裝置作品「冷杉 Abete」背後所表達的意涵,對於但丁著名的著作《神曲》其中提及的天堂樹有部分的理解,並感受藝術家近五十年的創作生涯,試圖以詩意的方式掩飾貧窮藝術顛覆傳統媒介的理念。

作品標題隱喻的主題是「永遠活在樹上的果實,永不會落下葉子」(vv,29-30,Canto XVIII,Paradiso ,Divina Commedia)。意味著來自天堂的樹從上帝那端獲得生命,而不是從根部獲得生命,因此樹幹總是結出飽滿的果實, 永不失去葉子,這種形象在中世紀的神秘主義者和聖經文本中十分常見。

Giuseppe Penone, Abete, piazza della Signoria, Firenze, Credit : © foto Gogo Wang
Portrait Giuseppe Penone, Credit : © foto Getty images, Barbara Zanon

Giuseppe Penone, Abete, piazza della Signoria, Firenze,
Credit : © foto Gogo Wang

朱塞佩‧佩諾內
Giuseppe Penone

這棵22米高的巨型雕塑,不鏽鋼製成的主樹幹分支出去的金屬樹枝向天空延伸,以青銅鑄模構成的18個竹節枝幹,相互接連著,使整棵樹有向上提升的視覺效果。
對於佩諾內(Penone)而言,從小生長於北義的阿爾卑斯山腳,美麗的自然環境自然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從中取材。

樹木

佩諾內(Penone)作品中一個極為重要的主題,也是《神曲》中最基本的標誌之一,從最初的森林到天堂中的樹木。藝術家十分偏好針葉樹,其中包含許多原因,主要針葉樹被認為是地球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樹種,其種子是裸露在外,葉片細長如針,即使冬天葉子也不會掉落,壽命十分長,適應範圍廣且它們具有對抗一般樹幹交錯扭曲的特性,實際上「冷杉 Abete」即是佩諾內(Penone)對但丁《神曲》天堂篇中,對於天堂樹描述的想像。

這棵樹即是佩諾內(Penone)年輕時在阿爾卑斯山的樹林中生活過的轉化,從五十多年巨匠從森林觀察研究中轉化出來的型態,以造模雕塑的形式來表現樹木的質地,透過物體的存在和其自身的發展來表達:它牢固地種植在地球上,樹枝卻無懼地伸向天空,彷彿渴望著無限的空間與自由般自在。
綜合這些原因,佩諾內(Penone)選擇了這件巨型雕塑作為極具象徵與紀念意義的作品。


該裝置是由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ies)與佛羅倫斯市政府共同策劃,並由 Galleria Continua 協同藝術家合作執行,是烏菲茲美術館將在6月1日至9月12日為朱塞佩‧佩諾內(Giuseppe Penone)個展 “Alberi In-Versi” 所策劃的聯合預展活動,更適逢但丁日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當天在領主廣場上的開幕剪綵儀式外,烏菲茲美術館館長 – 艾克‧施密特(Eike Schmidt)、托斯卡尼省省長 – 歐金尼奧‧賈尼(Eugenio Giani)、佛羅倫斯市長 – 達里奧‧納爾德拉(Dario Nardella)等人皆出席紀念活動。

「今天我們也開始了我們的旅程,但丁對於“黑暗森林”的描述,對我們來說就是「Covid-19」,緊急的情況、充滿不確定性、與工作有關的憂慮、經濟、疫苗、親人的離世等等。但丁穿越了這個〔黑暗森林〕,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然後又順利的折返回到原點,觀看星星;而那就是我們的目標。」:納爾德拉(Nardella)說道。

佩諾內(Penone)的「冷杉Abete」成為了但丁口中天堂的隱喻,我們物質世界和概念世界中,兩者相遇辯證的場域。我們寄望所有的靈魂最終能夠戰勝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並成功地開啟下一段旅程。


Giuseppe Penone, Abete, piazza della Signoria, Firenze,
Credit : © foto Gogo Wang

https://www.uffizi.it/video/dantedi-alberi-in-versi-l-abete-di-giuseppe-penone-in-piazza-signoria

用「傷痕」開啟與「新冠肺炎」在斯特羅齊宮的對話。 Use “La Ferita” to communicate with COVID-19 in the Strozzi Palace.


JR : 「我將COVID-19的傷痕帶到佛羅倫斯,這將會是一個超越現實的突破。」


「正因為是網路媒體的興盛,我設計了一件裝置作品並放置在佛羅倫斯具代表性的牆面上,使觀者能夠盡可能地透過手機裝置大量的共享它。」

— JR


Who is JR ?

你知道他嗎?法國新銳視覺藝術家 JR(全名Jean René),是當今除了Banksy之外,另一位利用大型黑白攝影的地景式裝置作品來傳達包含關懷、正義、和平的各種理念的藝術家。

「我來自一個簡單的家庭,我不知道什麼是藝術,誰是 Warhol (安迪‧沃荷)、Cartier-Bresson(亨利‧卡蒂爾-布雷松)?」-JR

這個來自巴黎郊區的孩子,他非常清楚且知曉他該如何在這已經被網路媒體控制的圈子中為他在乎的事物發聲。他過往的攝影裝置作品皆都是因為大型且誇張的形式,而在社群媒體中成為群眾熱議的話題,因此他開始認為他的藝術應該是能夠與社會大眾交流的。

他在Instagram的簡介上寫道:「直到他找到真正的工作前,他是藝術家。」(Artist until I find a real job 🙂 )

Crediti: JR portrait, 2019 ©JR

響徹國際的名聲
Resounding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2016,一棟住宅建築的屋頂上出現了一個巨大跳台運動員的身影,為慶祝當年巴西里約奧運盛典。

2017,70英尺高的1歲男童好奇的模樣出現在美墨邊界,窺探著另一邊的世界會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出現一般的純真。

2019,在紀念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的羅浮宮金字塔入口處,將消失的金字塔透過視覺錯位重新帶回法國人民的眼前,並重新賦予這世界知名的藝文空間新的藝術價值。

2019、20,他獲准在加利福尼亞洲-特拉查比市(Tehachapi)最高安全監獄的中央院子中,藉由338紙張,與監獄裡的犯人、警衛、前囚犯以及他的團隊一起拼貼出48個人物故事。

Crediti: GIANTS, Kikito and the Border Patrol, Tecate, Mexico – U.S.A., 2017 ©JR
Crediti: Tehachapi, California, aerial view of the pasting, 2019 ©JR
Crediti: JR at the Louvre Museum & The secret of the Great Pyramid, Anamorphosis in the morning, Louvre Museum, Paris, 2019 ©JR

他近十年的作品中充斥著社會關係、反戰思潮、女權運動、弱勢發聲、社區計畫等議題內容,多數作品以人物肖像來描述故事,以塗鴉藝術取代街頭運動,把社群媒體變成傳播的媒介,把粗暴危險的抗爭轉化成溫和且具影響力的文化衝擊。JR曾在2011年TED演講上說:「將你們看得到的藝術塗鴉照下來寄給我,我會將他們印出來寄回去給你們,然後請將它張貼在能為你們發聲的地方。」真正的利用平面藝術與平民百姓對話。


JR:「我擁有你可以想像最大的美術館,那就是全世界的牆壁。」


一項由斯特羅齊宮基金會和安迪・比安基迪(Andy Bianchedi)發起組織,名為「Palazzo Strozzi Future Art」的計畫,在2020年的12月由義大利視覺藝術家 Marinella Senatore 名為 “We rise by lifting others” 的大型燈光裝置作品打響第一槍,幾天前就由 JR 的「傷痕」“La Ferita” 接下長達半年展期的棒子。應合阿圖羅・加蘭西諾(Arturo galantine)斯特羅齊宮藝術總監的邀請,JR來到了15世紀充滿文藝復興風格的方石門宮殿面前,再次把 Trompe-l’œil(視覺陷阱)重新從巴洛克時期帶回21世紀的社會。


Crediti: Marinella Senatore, We rise by lifting others, Installation view, Palazzo Strozzi, Florence, 2020, foto © Gogo Wang
Crediti: © foto Martino Margheri

JR
La Ferita

19 . 03 . 2021
22 . 08 . 2021



一件高28米,寬33米的黑白攝影拼接大型裝置,藉由光學錯覺與結構變形的原理,給人的視覺帶來如真似幻的畫面效果,從特定的角度彷彿可以真正的穿透過牆內,他們就像是建築物的破口一樣,觀眾可以很直接的看見建物內部的模樣,即使你走不進博物館,依舊可以透視館內的世界 。

在整個畫面當中,在一樓就是斯特羅齊宮的柱廊,在二樓來到了烏菲茲(Uffizi)的典藏空間,裡頭展示了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春》(La Primavera)和《維納斯的誕生》(La Nascita di Venere)與詹博洛尼亞(Giambologna)座落在領主廣場的《強擄薩賓婦女》(il Ratto delle Sabine),以及三樓的國立文藝復興研究所圖書館館內的場景。


Crediti: JR, “La Ferita”, 2021, Firenze, Palazzo Strozzi. © JR
Crediti: JR, “La Ferita”, 2021, Firenze, Palazzo Strozzi. © Gogo Wang

《藝術的社會價值與意義在於對大眾提出疑問,
而非直接給予答案。》


JR 擷取了佛羅倫斯極具代表性的物件與實際的場景,直接性的對民眾與觀者提出了這個大環境對於COVID-19的疑問與啟發,因此這個出現在斯特羅齊宮外的傷痕,更是把這次全義大利因為新冠疫情被迫關閉,無法讓民眾進入而造成了嚴重虧損的文化機構(包含博物館、美術館、電影院、圖書館和劇院等)團結起來的意涵,給予整個社會大眾一個值得省思的機會。

對於藝術家而言,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就是作品的一切。20年前,他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創作中,他想表達另一種視角,而非從網路媒體出發的觀點。對於整個計畫而言,最終的目標並不是黑白攝影所製成的拼貼作品,而是裡頭人物的觀點與所設置所品的地點,才是整個計劃的重點與目的。

因此,此次與斯特羅奇宮長達半年的合作計畫 “傷痕”,透過視覺變形的手法,與現實社會背景的呼應之下,間接使近一年沒有機會踏入藝文空間的大眾們,一次貼近生活且有趣的觀賞體驗。



在3月19日開展當天的網路直播記者會中,在斯特羅茲宮基金會總監 Arturo Galansino 協同藝術家 JR 的開場引言之下與斯特羅齊宮基金會總裁 Giusepe Morbidelli,佛羅倫斯市文化藝術評委 Tommaso Sacchi,佛羅倫斯市政廳基金會總裁 Luigi Salvadori,托斯卡尼商會主席 Aldo Cursano,法國駐佛羅倫薩領事館領事 Manon Hansemann,托斯卡納地區博物館部門主任 Elena Pianea,斯特羅茲宮合作夥伴委員會 Leonardo Ferragamo,斯特羅茲宮未來藝術項目的支持者 Andy Bianchedi 以及多位記者的讚言與諸多對藝術家的提問中順利進行著,近1個半小時的現場直播訪談記者會。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斯特羅齊宮臉書紛絲專頁,其中3/19的發文即有當天直播記者會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alazzostrozzi/